作者/同羽
當我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不同的人,曾經給過我不同的答案。
我有一個朋友說,她認為人老了,最怕的便是孤獨。因為在人生的末路,這段旅程註定只能自己一個人走,這個時候的孤單,是身和心的雙重孤獨。
身體已經蒼老,眼神逐漸渾濁,皺紋爬上臉龐,行動也已經不便,不管去哪兒,可能都是一種奢侈,於是就只能把自己困守在原地。
她說,以前小的時候,她總是不明白,為什麼村裡總有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喜歡坐在村口看著遠方,哪怕什麼都沒有,可是卻能這樣坐好幾個小時,甚至是一下午。
她不明白老人的目光中,究竟在渴望著什麼?
她後來才明白,他們什麼都沒渴望,卻也在渴望已然失去的一切。
這種孤獨裡,帶著一種濃濃的宿命感。
老人也會有孩子,但是孩子長大,卻終究只能和自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程,偶爾回頭張望,一輩子都在各自趕路。
而愛的箭頭,也總是無限向下偏移,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多數人忽略的總會是“老”這個字眼,新的生命帶來的活力能夠給人驚喜,而老去則意味著腐朽。
腐朽這個字眼,伴隨著的也總是讓人心情低落的情緒。
所以,我聽見有的人說,老了以後,最怕的是死亡。
當我們還擁有大把時光的時候,可能會認為死亡會是一個十分遙遠的字眼,但是時光匆匆,後來你總會驚覺,在不知不覺中,歲月流逝的速度比你預想要快,走著走著,一不小心就是數個春夏春冬。
在這個萬物更迭的軌跡裡,隨之離開的還有自己的青春年少。
人有一個通病,就是會害怕未知的東西。
而死亡,便意味著未知和空白。
所以,當說起這兩個字的時候,很多人都會下意識逃避,也會害怕自己真正面臨那一天時的無助。
我不止一個朋友說,自己某天晚上躺在床上,想到自己終究有一天會離開這個事實,便不由得悲從中來,無法自拔,以至於悄悄哭了起來。
這是年輕的人關於死亡的杞人憂天。
但是,後來我發現,很多真正走到生命暮年的老人,反而很多都已經看開這件事,不再執著於這個問題,而是回到生活本身,認為活一天就過好一天日子,不用去管那麼多,順其自然便好。
自然,也沒有很多悲傷,而是將其看作人生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坦然面對。
並且,很多真正上了年紀的人,這種面對死亡時的坦然心態,並不是單獨的例外,反而是一種普遍。
我還聽見人說,人老了最怕的是老無所依。
老有所依是每個人的期盼,這種依靠,除了指的是作為孩子,在生活物質上的一定幫助,實現基本生活的保障,更多指的還有精神方面的依靠。人活一輩子,活的便是精氣神,是一種信念。
如果老了以後沒有此種依靠,活著的意義也必然會因此大打折扣。
周國平說:“好的心態,不是傻樂,不是裝嫩,而是歷經滄桑之後的豁然開朗。”我們總是喜歡在時間的基礎上,賦予年齡很多的覺悟和豁達。
然而,這不過是關於老去最為完美的一種設想而已。
不是每個人的老去,最終都能夠體面,並且能夠超脫於物質之外完美契合到精神,能夠站在軀殼之外,笑看自己滿頭華髮,滿臉皺紋,卻依舊能夠心態平和,恬然欣賞自己人生的最後一道風景。
這只是一部分人的幸運。
人這一輩子,到了最後總是伴隨著孤獨,老無所依也不過是個相對詞而已。
有些人,即使自己兒孫滿堂,但依舊可能會在老年獨守空房,孩子們偶爾能夠回來看看,就已然是一種奢望和幸福。
等待,成為此時的一種主旋律。
我想起南京的一個81歲獨居老人,曾經在死前寫過遺書,其中有一句是這樣寫的:我於昨夜去世,走時心如止水。原本,他這樣寫,必然是以為自己去世這件事第二天就會被發現,誰知竟然兩個多月才被鄰居發現。
也就是說,在這兩個月中,老人的孩子沒有聯絡過他。
如此,老人該是老有所依還是老無所依呢?老人是有孩子的,也有著依靠,但同時也是孤獨的。
人生中,總有一些年紀是屬於寒冬時節的凜冽,而落在個人身上的雪,最終也只能是自己默默承受,誰也幫不了。
所以,最為可怕的不是老無所依,我曾聽見好幾個老人說過類似的話:“人老了,最怕的其實是活不下去,卻也死不了,個人不能主宰自己的身體,就這樣消磨著時間,自己受罪同時也拖累子女。”
這才是最為殘酷的地方,當行動跟不上思想,一切都受困於一副衰老的軀殼,很多時候就連生死都由不得自己。
此時的活著,只為一口氣。
想起家族裡一個70多歲的老人說:“我只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能夠吃想吃的東西,去想去的地方,見想見的人,能笑,也能說,一切就都不算太糟糕。”
老人平時一個人住在家,心態蠻好,整天樂呵呵,種點小菜,沒事同鎮上的老人聊聊天,小輩偶爾回去探望,日子顯得不那麼無聊。
而一旦失去健康,才是老了以後最大的阻礙,沒有這個基礎,再好的心態也可能會面臨種種崩潰。
所以,當你還年輕的時候,不要任意揮霍自己的身體,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無數血淚教訓總結出來的經驗。
誰也無法避免老去,這是一件每個人都必須要面對的事。而這個過程,不過是生命的一種自然更迭,最終都得習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