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變換頻道就可以有效增加情感精力。過去10年中,讓我們既驚訝又失望的是,大部分人做事幾乎極少擁有喜悅的情緒,也無法從中獲得情感的滋潤。我們常常問客戶,他們在生活中是否經常體驗到愉悅或深刻滿足的感覺?最常見的答案是“極少”。請你思考一下你的生活。每週你會拿出幾個小時僅僅做一些有趣放鬆的事情嗎?有多少時間你感到自己徹底的放鬆?你上一次摒棄雜念、完全投入某件事情是什麼時候?
所有能帶來享受、滿足和安全感的活動都能夠激發正面情感。由於人們興趣各異,這些活動可能是唱歌,園藝,跳舞親熱,練瑜伽,讀書,體育運動,參觀博物館,聽音樂會,或者僅僅是在忙碌地社交之後靜坐自省。我們發現,關鍵是要表達出你對這些活動的重視,並將投入在它們上面的時間視為神聖而不可侵犯。不僅快樂本身便是獎賞,從更實際的角度看,快樂也是維持最佳表現的重要因素。
前些日子,同事小張(化名)把5歲的兒子帶到了單位,兒子在玩貼圖的時候,因為沒有貼準位置,被小張訓斥了,很嚴厲的對兒子說,要貼就要好好貼,怎麼每回都這樣,嚴厲的樣子,讓邊上的同事都覺得她管孩子怎麼這麼兇啊。
大家都覺得,帶孩子,陪孩子不能這樣,應該更有耐性,應該更包容和遷就。然而平時和小張聊天的時候,她都是滿滿的笑意,開心地和我們分享,和孩子共處的快樂,孩子如何好學,自己如何的耐心。
不過從小張訓斥孩子沒有好好貼畫來看,至少那時的她並沒有體會到愉悅和滿足的感覺,並沒有感受到放鬆;與此同時,私下裡評價小張應該如何如何的同事,是不是日常的親子中,就體會到了愉悅和滿足呢?
我想,也不見得,就像平時大家常常調侃的那句話,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評價他人總是比自我評價要容易得多。原本應該充滿快樂和滿足的親子時光,卻並沒有給我們帶來愉悅和滿足,更別提放鬆了。
說起愉悅和放鬆,就讓我想到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我曾說過,工作前,自己有很多的興趣愛好,比如說閱讀、運動、模型、電影、音樂、聚會等等,然而現在,已經幾乎沒有什麼愛好了;連運動也是因為其它情況,而重新拾起的,閱讀也只能利用碎片時間。
相信很多人應該都是如此,步入社會之後,工作、生活,越來越大的壓力,越來越少的自我時間,只能不斷地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留給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於是讓自己放鬆充電也越發難得。
有人問,看看電視、刷刷劇,或是看看短影片,算是放鬆嗎?我看劇的時候挺愉悅的啊,我要說的是,這種看似放鬆的方式,只是一種短期方式,就像你餓的時候吃零食充飢一樣,只能起到短期作用。
畢竟,看劇的時候,你雖然投入了,但是你的大腦和情緒都隨劇情而走,並未起到放鬆心情,身心愉悅的狀態,反而消耗了你的情感精力。
那我們可以做些什麼?讓自己的情感精力得以恢復和提升呢?
◆自我反思,在過去的時光中,什麼時刻自己是愉悅、放鬆和滿足的;
◆自我梳理,有什麼自己感興趣的事(興趣愛好),是能夠讓自己全情投入的;
◆每週給自己預留下一定的個人時光,讓自己全情投入的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讓我們一起嘗試著,去尋找值得自己全情投入的高光時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