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三十六年,對於一個早年走出校門和今天步入社會的中年人來說:是那樣的漫長和無奈,那個遙遠的學生時代,在今天已經成為了過去。

一些曾經美好的回憶,在歲月不饒人中是那樣讓人感到蒼白而無力。回想昔日,天真無邪的童年、懵懂無知的少年時代,這些都被人們稱之為“黃金階段"。當年,在這個寶貴的“黃金階段"裡,我們都曾帶著夢想,以一群孩子的身份和對獲取知識的渴望走進了校園,這所既神聖而又肅穆莊嚴的“殿堂"。

人們常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可以改變命運,甚至,是一個人的一生。"回想當年,我們內心世界都處於一種幼稚的朦朧狀態,誰也無法去剖析,理解以上這些話的真正含義所在,更無法深入透徹去思考學生時代對於一個人重要性。直到今天,這種感受才讓人深有體會,校園生活數十載,它足可以改變一個人一生的命運和前途!

雖說往事如煙,但也有許多不堪回首的一面。當我們步入現實生活,不得不去承認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那樣的複雜而多變,一個年代和環境都會給人造就披上多元化色彩。然而,在諸多感情世界裡,唯有一種感情,它最純潔,最為真摯動人。或許,有人會問,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呢?它,就是師生情,一段讓人在三十六年過後還時刻銘記於心,永遠都珍藏的特殊情感。

校園簡介,學生時代:店張二中,是一所普通初級中學,它誕生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生源都來自於農村,全名為:店張鎮第二初級中學(簡稱二中);因鎮上也有一所中學一一店張鎮第一初級中學(簡稱一中),這兩所學校都歸店張鎮管轄。二中建校較晚,當年為了緩解農村生源處於飽和狀態下的壓力,校舍緊張而不堪重負無法容納吸收更多的學生而建。直到今天,還清楚記得為了建這所學校,店張轄區範圍內的村子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集體籌資來建這所學校,所有的校舍和唯一的二層教學樓(在原農機站基礎上擴建而成),在建成竣工後都以所承建的村子施工隊來行使冠名權,並標註年月日以示紀念。當年為了建這所學校,人們齊心協力,眾志成城,足以可見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有多高。

以前的教育模式和現在一樣,村子裡都設有小學,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以此類推。

時隔三十六年,我們曾經就讀初中時的母校一一店張二中,後期也因生源枯竭而被徹底擱置起來,沒有了當年的用武之地和曾經一度走過的輝煌歲月。

初中三載校園生活,時光,對於在這裡就讀的眾多莘莘學子來說:很短暫,可同學與同學之間,朝夕相處卻結下了深厚無比的友誼;老師與學生之間,也有了一份最誠摯深厚純潔的感情。雖然,在今天,昔日的校園人聲鼎沸已成了荒蕪之地,可它永遠都是我們心靈深處最美的一所驛站。因為在這裡,我們都曾對未來充滿了許多美好的憧憬,度過屬於我們的青春年華和激情燃燒的歲月。現還清楚的記得,在我們上初一時,學校有五個班的編制,一個班大約有五十人左右,當年的二中到處人滿為患,每到清晨出早操,寬闊平坦的操場上到處都是一片人山人海的熱鬧景象,無不充滿活力。每逢禮拜天,一到下午時間,在通往周邊村子的小路上,就行走著一群又一群挎著書包來上學的學生,一些離家較遠的同學也可以選擇在校住宿,學校內設有學生食堂,食宿可一體化,近點的同學也可以選擇早出晚歸來走讀。

我們上初一時,初來乍到,在學校接觸的老師都是新面孔,學生與老師之間彼此也不熟悉顯得很陌生,好在學校也有幾位本村代課老師,只不過在人數方面佔的比例廖廖無幾,其它老師也大都來自於附近周邊的幾個村子,這些情況後來才得知,也是在我們彼此熟悉以後。

白老師,是我們上初一時的數學老師,他給我們的印象是:平易近人,溫文爾雅,知識淵博。言傳身教,總是細心周到,記得當年老師曾兼負著學校同年級幾個班的課程,他除了教我們的數學外,還兼負著其它幾個班的教學任務,這就可想而知教學任務已相當繁重了,可在老師心中,每個學生都無可厚非是他們的至愛。老師當年那種一絲不苟,嚴謹負責的教學作風讓人終身難忘,他們那一代老師總是把教書育人當成一件神聖的使命來完成。

時隔多年,我們現還清楚記得學校大門口有兩副標語,它們分別是:“為未來奠基,為百年樹人。"寫得蘊意深刻。

當年老師給我們上的每堂課,每道題都在不厭其煩,舉一反三中細心講解,直到我們聽懂為止。

三十六年過去了,光陰似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總是盼重逢。近日,閒聊,又從言談中獲悉,老師已年近七十,內心難免有些感慨,輕嘆時光不饒人,昔日之印象如歷歷在目,彷彿就在昨天一般,無奈之下思緒萬千也抵擋不住一絲酸楚在湧動一一當年的一群少年風華正茂,現已步入中年要想再度重逢恐已遙遙無期。

三尺講臺育桃李,一支粉筆寫春秋,老師在那個年代,誨人不倦,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它們不僅傳授給了我們知識,還教會了我們如何怎樣去做人、做事的道理,給我們今天步入社會為人處世樹立了榜樣,是它們當年的辛苦付出讓我們終身受益匪淺。

我們經歷過的學生時代,在那個八十年代,沒有網路,沒有手機,更沒有優越舒適的生活條件。現時隔多年,至今還清晰記得在校讀書期間,如果誰能擁有一輛腳踏車做為代步工具的話都成了奢侈品。因為,這個為數不多的交通工具,在那個年代著實令人羨慕和崇拜不已。當年讀書條件非常艱苦,記得住校生每人、每天早餐是一碗稀飯(玉米粥),二角錢,一些飯量大的同學還要去買幾個饃和少許鹹菜,有人為了省錢,每個禮拜天下午都從自己家裡帶點乾糧來維持一週的校園生活。現每每與一些老同學相聚談起往事,昔日的校園生活都被我們稱為:最艱苦的學生時代,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總讓人感到唏噓不已!

冬季,是學生時代最令人難忘的季節,晝短夜長,白天上課時間不足,學校給學生下午就不放學都留在校園上晚自習課,每當晚飯過後,一棟棟教室裡燈火闌珊,燈光把所有的教室都照的如同白晝一般,雖然,在四周漆黑一片,視覺上的能見度很低,可是,總感覺遠離喧囂的校園,它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師生重逢,再續前緣:正月初九,三十六年的思念,終於如願以償和老師再次相聚,席間,我們頻頻舉杯斟滿佳釀祝老師身體健康、新年快樂。店張鎮上兩個小時的相聚雖然短暫,可現場氣氛融洽,師生多年未見,老師也顯得很開心,總是在席間笑容滿面,一種久別重逢後的欣慰感,更讓人難以言喻。美中不足的是唯有一絲酸楚感不斷湧上心頭,老師,在今天已蒼老了許多。

吃完午飯,我們陪著老師故地重遊去了一趟校園,並在昔日的教室和校門口合影留念。

三十六年,讓人覺得光陰似箭,時光飛逝,歲月如梭,可今天,一場難得的師生聚會,又彷彿讓我們置身於其中,再次回到了當年,那個久違了的學生時代。

下午,趁著時間還早,按照我們事前約定又陪著老師去了一趟唐·昭陵陵山景區,遊覽了名勝古蹟。

進入景區,師生之間總有說不完的話,聊不完的校園往事,藉此機會,我們還順便向白老師詢問了當年許多老師的近況,三十六年了和老師都未曾謀面,師生情,總讓人時刻銘記於心,牽掛在心頭。

在瀏覽完北司馬道地面古建築群遺址後,我們來到陵寢腳下,為了老師的身體和健康考慮,我們就沒讓老師登山,讓他在下面喝點水休息一會,另外幾個老同學想登山一覽昭陵全景風貌,就留下了幾個人在一旁作陪。

一個下午的時間,讓人覺得很快就要過去,因老師還要回西安,所以在景區就未敢多停留,怕耽誤時間。不過,在歸途中內心還是有點依依不捨!

師生情,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深厚的感情,它在我們的記憶中始終如一,無法被磨滅。

回想當年,許多老師都曾在校園裡教給了我們知識,如果,沒有當年它們辛苦付出,也許,今天,我們的視野也就未必他開闊起來。

最後,在此藉助網路平臺向原店張二中的所有老師致敬!並道一聲,老師,多年未見,你們辛苦了!

10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無論昨天今天明天,只要心中有夢永遠是春天,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