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一次創業失敗的時候,消化了很久才緩過勁來,才慢慢地看淡了曾經的那個傷疤,但是今天的重點,不是比慘,重點是,失敗了,挫敗感的情緒滿滿的籠罩著你,怎麼辦?
好辦啊,不是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嘛,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每一個成功人士年輕的時候都有這樣的故事,功成名就的時候講起來,才顯得“成功”二字是那麼楚楚動人。
對不起,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應該是有史以來最烏合之眾的一句謊言:我估計,有過老張這種失敗經歷的,可能至少有一千萬人,其中有機會把這段講出來當作勵志故事的,可能不超過一百個人、
經驗告訴我,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或者這麼說,你至少要從失敗中總結出對的經驗教訓,這個經驗教訓,才可能是成功之母。相比於失敗,有人說成功才是成功之母,現實中來看,我可能更買單這個說法.
失敗是一種“情緒感冒”
所以,失敗本身沒什麼值得誇耀的,但是它帶來的情緒卻可能很要命。蓋伊溫奇博士這樣描述它:失敗就是一種“情緒感冒”,得了一般的身體感冒,你知道要吃藥喝熱水。你知道如果放任不管,感冒可能隨時會變成肺炎。而人們對失敗這種“情緒感冒”,卻缺少關注,不知道讓情緒去休息,總是默許自己的挫敗感不斷惡化,甚至引發抑鬱。
《情緒急救》這本書裡面列出了兩種失敗引發的情緒傷害:
1、“自我效能感”的降低。
有這樣一個實驗,心理學家組織了一群人,讓他們在足球場上練習射門。結果發現進球超過2個的人,普遍認為球門變大了10% ;而進了不到2個球的人,會覺得球門比自己估計的小了 10%。這個實驗說明什麼?說明失敗會強化人的消極判斷,讓我們覺得目標太遙遠,自己太弱小。
心理學把一個人對自己能否勝任一件事的這個判斷,叫做“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自尊體系的一個部分,這個東西降低了,自尊也就跟著降低,可能讓你從否定自己的某項能力,變為否定自己的一切.
2、習得性無助
美國有一個心理學家,叫做馬丁塞利格曼,他做過一項“不太人道”的實驗。他把一隻狗關在籠子裡,只要鈴一響,就給這條狗放電擊。多次實驗後,鈴一響,狗就只是趴在地上哀叫,籠子開啟也不跑了。我們在之前講過的高壓水槍噴猴子的實驗,也是一個意思。
心理學中把這種現象,叫做“習得性無助”。我看過一句話,特別扎心 :
是這麼說的"絕望,也叫習得性無助,就是不再掙扎了。
其實,這種負面情緒的傷害,我們都懂,問題是,情緒來了 ,怎麼辦.
一句話記住“如何應對挫敗感"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多躺一會。
應對失敗的情緒傷害,你可以:
第二,接納:要允許自己很受傷。彆強迫自己快速地站起來,情緒來了,接納它,既不允許情緒控制你,也不強迫自己戰勝它。
回憶一下,你經歷過的最大的失敗是哪一次?你用了多久走出來?你從那一次的失敗,總結出了什麼成功的經驗嗎?
看完這些,是否有些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