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我是以北,分享走心乾貨,成長生活

01.

多邊形中三角形最穩定。

固定的邊長、不變的三個夾角,這樣的條件下帶來的結果是共生恆定的關係。

而這樣的三邊關係,卻並不適用於拿來形容友誼中的三人行。

三人行裡,兩人的成伴,三人的失衡,不對等傾斜的趨勢裡,總會讓三人中的某人脫離向心力,最後改變了原本三角的穩定值。

有人說,

“友情裡吃的醋,不比愛情裡的少。總有一個會很識趣地退出。”

關於三人行,我們或多不可避免地打破過那層三角穩定關係,也同時隱藏過不那麼灑脫的小情緒。

因為期待,所以在意;

因為失望,所以後來也選擇了自動隱身去。

02.

在三人行裡“降低熱情輸出值”這件事,不是誰的初心本意,

只不過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矛盾糾結裡,我們總是或多對自己有一套底線,對別人有一道防備。

怕傾盡內心真實的不對等反饋;

怕真心辜負後的自嘲和自尊心受挫。

三人中,誰和誰更緊密?誰和誰更自在?

落單的那個人,在三人行裡多餘的經歷裡,總能將不愉快的體驗放大去感應好幾遍。

太敏感的人,總難擁有舒適的三人行。

灑脫直白的人有她的無所謂,相比下來的敏感人群,就顯得太深沉、太深究事物的本質。

在三人的友誼裡,也曾質疑過自己的扭捏不大氣,質疑過自己是不是顯得太矯情太玻璃心?

但人與人的交集裡,我們因為相似,所以共通,如果在無法交集的另一半空間裡,我們無法各自都賦予同理心,總是將關注力放在相斥的那部分上,很多關係都會在隔閡和誤會解讀裡失去了原本相交的真誠意。

在某些三人行的過程裡,或許是個人的小脾氣作祟,或許是他人也無心去維繫持久的關係,後來我們大多都默契著慢慢將某些關係中斷了掉。

03.

三人行中,被忽略了的那個人,總要承受更多的感性負擔。

太敏感的人做不到太坦率。

感性的人在友誼裡,總會不自主期待更多的回饋:

期待有人讀懂自己在三人行裡的退讓;期待大家能夠互相平衡,付出更真心周全的情意。

但很多關係,都需要我們接受一些他人的偏袒,接受一些隔離。

沒有完美的平衡關係,總要有人處於傾斜的下沉方,需要你啊更用力一點,才能踮起腳尖,去觸及友誼蹺蹺板的平衡狀態。

後來,在這場爭取平衡的關係磨合裡,如果用力過,也反思過,如果你最後也承認了那些確定的不對等三角關係後,你也越發會明白:

想要擺脫感性的負向回饋,就要降低個人的期待值。不用時時感性用事,我們沒有三人平和的友誼,但我們還可以是分散的某某和某個人。

比起被忽略來說,比起那些習慣性的自我壓抑逞強,我更喜歡自己後來的獨處,喜歡自己撤身而出的倔強。

04.

與人相處裡,每個人都該擁有自我的和解空間。

倔強著退出也好,耐心著去維繫情誼也好,不舒服的一段關係裡,我們都該把自我的那部分摘取出來。

很多時候,付出了真誠就已足夠。

倔強退出得“獨善其身”,講的就是要在貧瘠經歷中去寬慰那個低落的自己。

也許撤出後會有孤單的顧慮,會有他人的議論審視,它可以是外人看來的那樣擰巴孤僻,但唯有自我明白那其中隱藏的自在。

與其迎合、與其故作熱情,我更喜歡這樣斷舍離後的自我灑脫態:

不開心時可以不顧及另兩人的心情和審視眼光;將那塊兒需要自我消化的空間單拎出來後,我們可以找到更輕鬆的狀態。

如果,有些三人行,種種跡象暗示著你的出局是必然;

如果用心過,還不能得到另兩頭的牽手回覆;

就算倔強一點離開,也沒什麼大不了。

往期文章:

9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所以長大到底帶來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