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聽過一個說法,大意是說大多數人在生命中會漸漸理解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父母是普通人”,第二件事是“自己是普通人”,第三件事是“孩子是普通人”,今天吃午飯聽朋友感懷時,這第二件事總是在我腦海裡迴響。
和我吃飯的這朋友之前有過一次創業經歷,他說自己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也糾結拼搏了很久,但最終還是失敗了,不過,倒黴的也並不是他一人,他們這行業的同行這幾年基本上是死光了,大家一起完蛋,可謂哀鴻遍野。
很多人往往在有過創業經歷之後,才切身感受到了時運兩字的威力,任何對其力量抱有懷疑的人都會被碾的粉碎,飯桌的閒聊中,我們還提到有文章說,說再過幾年,中國人口可能會迎來拐點,人口總規模會開始萎縮,而過去其他國家的經驗表明,人口萎縮給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接下來一兩代人有可能要打逆風局了。
談話越來越悲觀,為了緩和氣氛,我們就又把話題轉向之前的80、90年代,乃至21世紀最初幾年,那時,中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遍地都是機遇,很多行業順風順水,行情最好的時候,隨便在網店上堆一些莫名其妙的貨竟然都能迅速賣空,就連老闆自己都懵逼:“...你們買這玩意幹啥?” 在我們的言談之中,充滿了對那個時代的羨慕,那些社會上的大佬和風雲人物彷彿特別簡單地就成一番事業,他們似乎僅僅是把自己的屁股擺好,然後接受時運的垂青,接著就上天了。
冷靜下來想想,其實哪有那麼簡單。
就算我這樣的人真回到了80、90年代,回到市場洪荒之初,我真的就有本事接住時運拋灑的機遇嗎?我夠膽在使用配給券的時代就孑然一身創業打拼嗎?我有在市場經濟之初就發現潛在商機的敏銳嗅覺嗎?我有在各路勢力和資本的縫隙中閃轉騰挪的腰身嗎?我有那些江湖大佬的人情達練和手腕定力嗎?沒有,都沒有的。
我這種人在措辭中總是下意識地把責任推給時代和環境以為自己開脫,其實仔細想想,我只是片面地強調了某個時代中對我有利的那些因素,實際上,就算我真的回到了那個遍地機遇的時代,我也大機率到不了那些大佬的地步,更有可能是默默地跟著大環境同步沉浮。
所以,什麼叫普通人呢?在時代中,個人境遇和所處環境的起伏相關性越強,就越是普通人,而這個起伏越劇烈,就有越多的人意識到這一點。
網上時常會有些文章試圖讓大家理解“自己是個普通人”這句話,但隨著時間推移,我漸漸明白,這句話其實不是用來理解的,而是用來感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