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子欲養而親不待”想必大家對這句古語都不陌生,近日發生在我身邊的兩件事,一直牽引著我的思緒,幾多“欲言又止”,心亂如麻,今日小醉,遂娓娓道來。

一週前聽鄰居說,隔壁家老李走了,“”“與病魔掙扎了一年多的他見人總是嘿嘿一笑,有嗜酒喜好,經常酒後坐在門口地上胡言亂語,卻不想年過半百已然撒手人寰,好在子已成家且添人丁。

想起這些,我莫名地想到的福貴,那本我讀完了就“後悔”了的《活著》。

書中的主人翁福貴的慘痛經歷,一次又一次刺痛著我那尚不成熟且不堅強的心智,那個時候,我從第三者的角度看書中的福貴的經歷不是個“”倖存者“”,反而成為了“受難者”。

說實話,我讀《活著》這本書,用了將近半年的時間,不到200頁13多萬字的小說,我竟然斷斷續續看了小半年,不是沒時間看,只是看著看著不敢看了,曾經有段時間真後悔看了這本“悲劇”小說。

而就在前些時間,身邊經歷的這兩件事情,讓我恍然想起了《活著》這本書,加以比較,也就豁達了許多。

每每我遇到匪夷所思的艱難困苦,亦或是心情不舒暢的時候,想起《活著》的福貴,總能找到一種無形的力量支撐著自己,越過困難、走出謎團,回頭想起這便成為了一種隱性的精神力量。

小時候讀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感受不到,現在落地異鄉的我,每每讀起,故鄉畫面映入眼簾,五味雜陳、思緒萬千,一壺濁酒穿腸肚,萬里飄香尋故人。

8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心靈豐盈,方可御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