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人生路上,總是充滿各種困難和挫折。面對這些困難和挫折,有的人選擇了退縮,妥協,乃至放棄自己;而有的人,總能自我激勵,重新振作,越挫越勇,迎難而上,這些人,就是真正厲害的人。

美國哈佛大學的威廉•詹姆斯發現,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到激勵時,其能力可發揮至80%~90%,即一個人在透過充分的激勵後,所發揮的作用相當於激勵前的3至4倍。

人的潛力猶如一座待開發的金礦,蘊藏無窮、價值無比。只要你相信自己能做到,並努力去做,那麼就沒有不可能,因為一切不可能都會在自己的努力之下被擊碎。

做人,就要做一個真正厲害的人,不管任何時候,遭遇任何打擊,都要學會自我激勵,找回失去的信心和勇氣,重新再戰,百折不撓,奮勇直前。就會不斷邁上成功的臺階,成就自我的價值。

01

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受到激勵而產生的,透過不斷地自我激勵,就會使你有一股內在的動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標前進,最終達到成功。成功總是屬於不懈努力和不斷地自我激勵的人。

所謂自我激勵,就是透過激發人的行為動機的心理,使人處於一種興奮狀態。這種狀態不僅能夠使你充滿激情地面對工作,迎接挑戰,而且可以讓你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業績來,因為成功總是屬於不懈努力和不斷自我激勵的人。

自我激勵是無形的財富,看不見的法寶,是一切內心要爭取實現的條件,包括希望、願望等所產生的一種動力,是人類活動的一種內心狀態。

人類的一切行為都有一定的目的和目標,有目的行為都是出於對某種需要的追求。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受到激勵而產生的,透過不斷自我激勵,就會使人有一股內在的動力,朝所期望的目標前進並最終達到目標。因此,自我激勵在個人走向成功中起著引擎的作用。

當自己孤立無援的時候,很多人想到的是尋找別人的肩膀去依靠,希望得到別人的安慰和鼓勵。與其依賴別人,為什麼不去依靠自己呢?生活中的很多挫折 困難和打擊都是需要自己獨立去面對的,在別人給不了你幫助和支援的時候,你就要學會為自己吶喊,為自己加油鼓勁。

可以說,善於給自己打氣,懂得自我激勵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02

1949年,一位24歲的年輕人,充滿自信地走進了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應聘做會計工作。這位年輕人之所以來通用應聘,只是因為父親告訴他,通用汽車公司是一家經營良好的公司,建議他可以去看看。於是,這位年輕人就來了。

在面試的時候,這位年輕人的自信,給面試他的助理會計檢查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通用公司只有一個會計的名額,面試官告訴這個年輕人,競爭這個職位的人非常多,而且,對於一個新手來說,可能很難立即勝任這個職位的工作。

但是,這個年輕人根本沒有認為這是一個困難,相反,他認為自己完全可以勝任這個工作,更重要的是,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善於自我激勵的人。

正是由於年輕人具有自我激勵能力,他被錄用了!錄用這位年輕人的面試官,這樣對秘書說:“我剛剛僱用了一個想成為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的人!”這位年輕人就是羅傑·史密斯,從1981年以來,他一直擔任通用汽車公司的董事長。

德國人力資源開發專家斯普林格,在其所著的《激勵的神話》一書中寫道:“強烈的自我激勵是成功的先決條件。”正是這種高度的自我激勵精神,使羅傑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前進,而且,他確實實現了他的目標。

03

人生需要進取的力量,也只有具備足夠進取力量的人生,才以高昂的鬥志,充沛的幹勁迎接生活的挑戰。這是一種樂觀情緒,更是戰勝自己,告別自卑,擺脫煩惱的一種靈丹妙藥。

自我鼓勵有利於加強個人的心理暗示,讓人從內心(心理)接受,從而引發身體反應,比如我們熟知的“望梅止渴”就是典型的心理反映引發的生理反應,對達成目標很有效。

自我鼓勵有利於加強奮鬥勇氣,當你在拔河的時候,旁邊的好友在為你拼命吶喊助威,你內心也告誡自己“我要贏,我會贏”,或許你真的贏了,哪怕最後因為實力懸殊,結果你還是輸了,但你沒有放棄,依然堅持到了最後,抗爭堅持了一段時間。

自我鼓勵有利於加強成功的信心,通常情況人在最容易接近成功的時候放棄,或者是改變方向,因為在成功面前人是“眼盲”的,越是接近成功越容易懷疑自己。只有不停給自己加油打氣,才能讓自己走向成功。

就像哲學上講,人類沿著任意一個方向一直前進,最終都將可以回到原點,就像我們在地表上朝著一個方向行走最後終將回到起點一樣。

世界潛能激勵大師安東尼羅賓安東尼.羅賓在創業時,為了追求人生理想的“女神”,曾把其“畫像”日日懸掛於床頭,若干年後,夢想得以實現。他在提出“自我意識效能”提高目標成功率的秘訣是:動作要快、丟掉抱怨、自我鼓勁、經常反思!經常對自己說“是”,“我可以”,“我一定行”對自己實現目標很有幫助。

其實,每個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多多少少總會有一些坎坷和波折,但千萬不要因為因一時受挫,而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而形成一種壓力。

很多時候,困難並不是最大的阻礙,而是我們自己。由於不相信自己能把某一件“不可能”的事辦好,也就失去了完成的信心。長此以往,這種“不可能”心理就成了習慣,成為拒絕接受艱難任務的藉口。

然而,越是不可能的事,越是成功的機遇,放棄不可能的事,也就放棄了成功的機會。

從來沒有什麼時候像今天這樣,給滿腔熱情的年輕人提供如此多的機會!這是一個年輕人的時代,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有利的時機,激勵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而不是一個無用的蠢材。

8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中年以後,請你把心思轉向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