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孫行者

從這個月起,我也就正式加入退休人員名單之列中了,用老百姓的一句不中聽的話說,就是進入‘等死隊’了。

大多數人剛剛退休後都會有種失落感,過慣了緊張忙碌的上班生活,到點上班,到點下班,有律約束,有人管著,突然,失去了管束,沒有了時間概念,早起晚起沒有束縛,起來後幹什麼,沒有目標,所以,難免有些不適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畢竟,人是有慣性的,習慣成自然,長期養成的習慣,要一下子改變還真有點兒難度,在佛家來說,這就叫業障。

然而,對我這種沒有事業心,沒有理想抱負的人而言,反倒是一種解脫,閒賦在家,自由自在,想幹啥就幹啥,再不用受工作紀律的約束,再不用擔心紀檢委來查崗,再不用害怕領導的責難,輕鬆自在,如釋重負,吃飯也感覺特香,睡覺也感覺特實。雖然退休工資會比上班工資少很多,有人對此很懊惱,但我卻不在乎。

生老病死無常變化,本就是自然規律。沒有老哪有少?沒有死哪有生?所以老子他說,‘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 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如同四季更迭,猶如白天黑夜,不斷交替,無有窮盡。如果生命沒有更替,恐怕地球早已承載不下 ,滿而成患了。

所以,我們應該想得開,社會世界工作崗位就那麼些,如果老者不退,青年人如何能進?社會如何向前推進?何況孔子也曰:老而不死謂之賊。他說的意思當然不是說老了不死就成偷人的賊了,而是說,年老體衰就會受辱,年輕人看到你佔著茅坑不拉屎,就會有怨氣。

所以說,到齡退休 ,天經地義,沒有什麼好遺憾的事。退下來把崗位讓給年輕人去幹,豈不是一種自知者明嗎?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何必非要和青年人搶飯吃呢?拿著退休工資夠吃夠喝夠過了,又何必今天從本單位退休,明天又去別的用人單位去報到呢?好像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來工作,來賺錢,來穿衣吃飯來的,莫非是地球上吃喝穿戴多得不行了,才讓人來地球上幫忙消耗來的?還是地球上錢多的沒辦法了讓你來賺取的?我看未必!

故聖賢賢是這樣認識人生的,至聖先師孔子在學懂《易經》後,他說,人生的價值是什麼?是在參贊天地之化育。

參贊就是彌補的意思,彌補天地化育的不足。如天要颳風下雨,人類發明房屋把風雨擋住。

可知人生的功能是參贊天地之化育,也就是幫助萬物。並非奪取萬物。

儒家四書《大學》開篇就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他說,大人(有道德之人)學問的道在哪裡?就在展顯發揮那個人人皆有的光明德性,要發揮它,就要在親近人民,幫助服務人民中發揮,並且要實現的目的是止至善,就是不偏不倚中道的那個境界。

佛家講生命的唯一目的就是,把我們人性內在本有的性德功德開顯出來,發揮它的妙用。並非是一味的工作賺錢,吃喝穿戴用。

退休回家,我們有我們的用,年輕時沒有時間功夫去考慮人生的目的意義,生命的價值,退休後我們有的是時間,何不靜下心來,考慮考慮我們來到人世一回,究竟要達到什麼目的,難道就為奮鬥那個小盒子忙活苦累一生嗎?

世界只有一本書,那就是隻有讀懂你自己!

6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不知過了多久,心從冰封開始融化,只因為你,茫茫人海中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