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帶領恐慌的內在小孩從躲藏中走出來

一般來說,我們並沒有以愛和悲憫之心去對待自身的恐懼。

相反的,我們通常會使用如下的方式 ——

假裝它並不存在;

用補償方式將它阻擋在外;

變成一個受害者,遇到恐懼時就去責怪別人、怨天尤人;

一感到恐懼就抽身而退;

批判恐懼的出現,視之為脆弱、愚蠢,或不恰當的表現;

無意識地退縮,並試圖找人來照顧我們恐慌的內在小孩。要求他人顧及我們的情緒;

每當恐懼出現時,就把它推開。

當我們的恐懼被上述途徑所遮掩時,我們就創造了一道內在的裂縫。我們內在的一部分,也就是受驚嚇的內在小孩,已經藏匿起來了。而我們力求補償、掩飾的成人部分,則不知道 去感受恐懼 或允許恐懼出現會有什麼價值。那些未被認出、沒有處理的恐懼,將我們帶入深深的孤立之中,而我們通常沒有察覺。

我們的恐懼和脆弱就躲在意識的表面下,隨時準備好要被喚醒。每當我們允許自己與人親近,或必須冒險提出想法,或無論用什麼方式 顯露真實的自我時,恐懼就會浮出水面。每當要做一些讓自己離開熟悉、安全和已知的事物時,恐懼就會出現。

親密關係,或許是我們必須最頻繁地面對自己受驚嚇內在小孩的舞臺,所以,我們總是逃之夭夭。

然而,如果我們總是活在自我保護的繭裡,從未啟動自己的能量,從來不進入陌生和未知的領域去冒險,我們就永遠不能面對埋藏在內心深處的巨大恐懼。如此一來,便會陷入厭煩、挫折和沮喪中,因此我們有必要進行覺察和承允諾,願意從否認中走出來,直探自己心不在焉和上癮的源頭,好去認識自己受驚嚇的內在小孩。

感受恐懼 瞭解我們內心的恐懼 ——

與我們內在的恐懼實現連線的最容易的方式,就是當恐懼在身體上顯現時,試著去感受它。學著去感受伴隨恐懼而來的身體感覺。以下是隨著恐懼而常見的身體感覺:

你的胸口、背脊、頸部、太陽神經叢、喉嚨、腹部,或身體的其他部位感到緊繃、壓迫;

掌心冒汗,或是身體其他部位發熱,手腳冰冷或是總是覺得很冷;

不自覺地搖晃和發抖;

心跳快速;

慢性或突發性的疼痛,比如:頭痛、背痛、胃痛或是肌肉痠痛;

坐立難安或是搖晃不定,就像喝了太多咖啡因,讓神經系統運作加速;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

有消化、便秘、腹瀉或脹氣的問題;

食慾不振或有噁心的感覺;

感覺沒有支援的力量,會有一種下墜的感覺;

感到恐慌襲來;

感到不適,或是病懨懨的。

恐懼,在每一個人身上出現的狀況不盡相同,但是大多數人總會有一兩種這些症狀。當我開始更加詳細地觀察自己的身體時,對於自己身上與恐懼相關聯的感覺 竟如此普遍而感到驚訝。這幫助我認知到,恐懼的顯現 時常看不出外顯的徵兆。現在,當我仔細檢視時,通常能發現自己引發恐懼的觸發點,然而恐懼在我們身體內已經存在了這麼久,有時候也看不出明顯的引發原因了。

待續~

愛與光 與我們同在~

8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任嘉倫:走到今天不是幸運,而是一腔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