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是隻有昂首向前,還有低頭後退。 不僅要向真理低頭,更重要的,是學會向形形色色的愚蠢低頭。 當與愚蠢的人相遇的時候,學會低頭,懂得隱忍,才是取勝之道。 我們都知道過剛而易折,只有懂得伸屈的人才能夠獲得成功。你看,就像那一根橡皮筋和一根鋼絲一樣,橡皮筋可以輕鬆地拉伸摺疊,而鋼絲只要一折就會斷。因此,低頭也是一種智慧。
幽靜的'田園,寂靜的南山,因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充滿趣味。陶淵明懂得向權勢低頭,於是他選擇了歸隱。因此,他體驗到了“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觀賞到了“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低頭的智慧讓他又在不經意間開創了田園詩篇。試想,如果陶淵明不懂得低頭,那麼與農人同耕於西疇的田園詩人又會是誰? 低頭為你開闢前進的道路,讓你在紛擾世事中依然暢然前行。
三國時代,魏國曹爽為了掌控朝政,逼迫郭太后遷宮,以此來架空尚且年幼的皇帝。 同為輔臣的司馬懿,也遭到打壓排擠。 司馬昭認為曹爽這是在侮辱司馬家,必須要還以顏色。 司馬懿卻知道,曹爽專權跋扈,只能失盡人心。 他對司馬昭說:與愚蠢的人硬碰硬拼個頭破血流,豈不更愚蠢? 人這一生,難免和愚蠢為伍,要學會向愚蠢低頭。 司馬懿繼續退讓,收斂自己的鋒芒,以至於滿朝文武開始抱怨曹爽,同情司馬懿。 幾年之後,曹爽失去人心,司馬懿趁他外出祭祀,發動兵變,奪得軍政大權。 天地萬物,過剛易折。 暫時的低頭並不是認慫,而是一種智慧和策略。 不要和愚蠢硬剛,當愚蠢肆無忌憚的時候,就是自取滅亡的時刻。
冰心在《與人為善》中寫道:“人生如一泓水,溫存而靈動。懂得屈伸自如,學會低頭,這種智慧會 讓你在困境中得到柳暗花明的轉機。” 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一直廣為流傳。 藺相如被封為上卿,廉頗不服,放出話來,見到他,一定要羞辱他。於是在路上看到藺相如,就會知道 故意用馬車擋住他的路,不讓他過去。 而這時候,藺相如並不想與其發生爭執,而是掉頭就走。有人說藺相如不必怕廉頗,他說不是怕,而 是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於國家不利。 這話傳到了廉頗耳朵裡,羞愧不已,才有了負荊請罪這個典故。 有時候適當低頭,會讓對方看到你的誠意,也會明白自己的做法欠妥,這樣以退為進會是最好的解 決問題的方式。 與其兩人相鬥,讓他人看笑話,鑽空子,不如二人和和氣氣,受點委屈又有什麼大不了的。有如此 胸襟,才能成就大事。 學會“低頭”,大度包容他人,用智慧解決問題,往往是智者。
左宗棠有一句至理名言:“窮困潦倒之時,不被人欺;飛黃騰達之日,不被人嫉。”一個人應該懂得什麼時候應該爭取,什麼時候應該放下,一味地委曲求全,那是一種懦弱;而一味地趾高氣揚,那是一種愚昧。一個處處逞強好勝、傲慢無禮、不可一世的人,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可與肯定,也很難在事業上有所成就,不是在現實面前被碰得頭破血流,遍體鱗傷,就是遭人排擠,孤立無援,鬱郁而不得志。
老子說,當堅硬的牙齒脫落時,柔軟的舌頭還在。柔弱勝過堅硬,謙遜勝過驕傲。我們應當學會在適當的時候,保持適當的低姿態,這絕不是懦弱和畏縮,而是一種聰明的處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