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長這件小事
常常覺得,有關成長的頓悟,都在成長之後。斷骨拔節的時刻,我們只感到痛苦。還來不及反思,青春一眨眼就過,回首反思,這一生最美麗的時刻,竟然大都和苦痛有關,只得淡然。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格外深刻的。它不僅僅構建我們的血肉,還充盈我們的整個精神領域。從小沒有媽媽的孩子是可憐的,從小沒有爸爸會怎樣,還未曾體會過,但想來也是一份缺憾。
《監獄長的女兒》講述的是一個12歲的女孩兒——凱米——她從小在監獄中長大,雖然她可以自由出入監獄,但因為她的媽媽車禍早逝,凱米一直活在無形的愧疚之中。這本書以凱米·奧萊利獨白的形式,講述了一個青春期少女的困惑,真實地再現了我們每一個人在成長中都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
青春期的疼痛,在當時,總是撕心裂肺的。因為還沒有走出家庭,個體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總是更片面一些。會有誇大的成分,會有忽略的角度,會有偏執的一面。所有那些情感,熾熱、暴躁、真實。凱米,她沒有媽媽,就特別羨慕有媽媽的生活。這種羨慕,到了最後,成了一種悲涼。她拼命地尋找,最後只是一場空。每個媽媽,都只愛自己的孩子,又有誰,可以做她的媽媽。思及此,悲從中來,凱米做了很多瘋狂的事情,她拼命地破壞,單純地失控,無序、盲目。可是,媽媽已經不在了,它是一個事實,凱米總要接受。
多少年之後再看,凱米回到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對過去,早已釋然,並心懷感激。安排我們命運的是人生,而不全是我們自己。當意外降臨,我們唯有直面、接納。
2.用愛療愈傷痕
《監獄長的女兒》,作為美國作家傑裡·史賓尼利,紐伯瑞大獎的獲得者的又一力作,它讓我們看到很多溫情的存在。
缺乏母愛的孩子凱米,青春期的叛逆猝然襲來,她想要一個媽媽,她想要有人管她。她總是怒氣衝衝,她渴望有人關注,卻又常常深陷孤獨。
艾洛達·帕科,作為凱米的管家,她同樣幼年喪母,知道缺乏母愛的滋味。她同情凱米的遭遇,但也深切地知道,母愛的無可替代。她謹慎地與凱米保持距離,想要幫助她越來越好,又不想凱米過度依賴她。
她發現凱米從來不曾提及她的母親,雖然整件事情凱米並沒有什麼錯誤,但凱米深深的自責,艾洛達·帕科是感受得到的。她更加悉心地關照她的生活與情緒,並恰當的時候,引導她,直面自己的母親。
當凱米回到媽媽出車禍的地點,她親吻媽媽曾經倒下的那片土地,向母親傾訴思念,她釋放了自己,從此,不再是高牆裡的精神囚徒。
小學暑假的最後一天,她告別了稚嫩的自己,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少女。多年之後,她依然感謝艾洛達·帕科,她不是凱米的母親,但她懷念她。
愛,可以療愈傷痕。別害怕暴躁的情緒,它們需要發洩出來。用愛包裹的靈魂,才是溫柔的。
3.勇敢直面苦難
《監獄長的女兒》這本書,最讓我動容的,就是作者那富有同理心的講述。成長的路上佈滿荊棘,我們之所以能克服,全是因為愛的力量。
因為被愛,因為付出愛,我們知道愛的可貴。勇敢地直麵人生的苦難,我們才能輕裝上陣。母親的早逝,不應該是凱米成長路上的沉重包袱,母親的愛始終都在,它根植於我們的內心,且無人能夠替代。
之所以想要越變越好,就是因為我們始終相信著,那些愛我們的人,他們始終都看得見。哪怕他們死去,也精神永存。
最喜歡《監獄長的女兒》中的一句話:直到她的孩子爬出了墳墓,一個母親才能真正地入土為安。
這是對母愛最完美的詮釋,我無需更多解釋。
《少有人走的路》中,斯科特·派克曾說,人生,苦難重重。我們沒有辦法避免苦難,只能直面。接納自己,接納苦痛,一路向前,不留遺憾。且歌且行,心懷感恩。感謝父母,感謝夥伴,感謝那些萍水相逢,卻真誠相擁的人們。
人生雖苦,但愛,讓我們所向披靡。《監獄長的女兒》,給正在成長中的孩子,以無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