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生靈都天生具有本能的願望跟行為,以避免痛苦和體驗幸福。問題在於缺乏智慧(wisdom佛經為般若),我們不斷用頭腦創造痛苦,作為這種行為方式的附加條件,從而忽視了以創造幸福作為行為方式的可能。我們不可避免地沉淪於使我們無比失望的事物中尋求快樂以取悅頭腦,錯過了可使我們長期幸福的事情。簡而言之,頭腦(意識療法稱之為小我Ego)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很少有人認真思考過幸福的本質。在那些人中,甚至更少有人致力於系統地消除其內在障礙並培養其內在的寧靜。這毫不奇怪,因為很少有人真正體驗過喜樂(意識療法認為快樂是二元對立的情緒,這裡為喜樂為一種恆久的心境狀態)。佛陀的基本教導之一是:我們越清楚地看到事物的本性,我們所受的苦就越少,我們變得越喜樂。事實上佛陀將實踐的目標“涅”稱為“至高無上的精神狀態”。世俗的快樂是短暫的,不可靠的,培養心靈的喜樂是恆久的避難所。
由此可見迴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傾向,亦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我們每個人的潛意識層面都有逃避問題的傾向,因此絕大多數人的心理都存在缺陷,真正的健康者寥寥無幾。逃避問題者最終會作繭自縛,躲藏在自己營造的幻想世界裡,與現實生活完全脫節。
不少人還沒有解決舊的心理問題和痛苦,卻又要逃避新的心理問題和痛苦,他們不斷用症狀以及人格特質作外殼,把自己一層一層包裹起來,最終坐困愁城無法自拔。所幸也有人能坦然面對自己的心理障礙,及時尋求幫助,用正確的心態面對人生正常的痛苦。事實上,如果用頭腦不顧一切地逃避問題和痛苦,不僅錯失了心理成長的機會,而且還會使我們增加患上心理疾病的風險。長期的心理疾病會使人的心靈停止成長,心靈就會萎縮和退化心智就永遠難以成熟。這些都發生在頭腦層面,你要做的就是學會出離頭腦。
因為在頭腦思維的主導下,我們不是想著改造自己就是想著改造他人,改造自己是沒有智慧,改造別人是沒有慈悲,而往往這兩者會集中體現在同一個人身上。一心想要改造自己的人,是內在的匱乏感驅使,一個人的內在比較少,就需要更多的外在來彌補。一般骨子裡自卑人都表現很自大,同時經常說別人短處來掩蓋自己的短處,誇自己的長處來抹殺貶低別人的長處,這樣的情況古往今來,一直在不斷輪番上演。
在心理療愈之前,你要做的就是嘗試放下你的懟怨,嘗試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接納不完美的世界。先不要急於用頭腦去解決,這樣你才能夠允許自己成為自己,你才能夠允許所有的事情按照它原本的樣子呈現在你面前。這並不是讓你變得消極,消極跟接納的區別在於消極是放棄,是逃避,是無奈。你要有足夠的意識才能做到這一點。所以在這個世界上你只要記住兩件事情就好了,去感知去經歷。
當你越是這樣去做的時候,你就越會了解自己。自信來自對自己的瞭解、理解和無條件接納。自信產生力量,使自我成長。人生需要的不是理性的邏輯論證跟刻板的數學公式。不管你將來能成為什麼樣的人,不管你當下正遭受什麼樣心理問題的困擾。首先要做一個真實的人。因為真實才蘊含力量!這真實源自感知,源自你內在的意識,佛陀曾對他的門徒說:要慢慢地走,很有意識的跨出每一步,如果你每一個步伐都是有意識的,你就不會匆匆忙忙。這個過程你就不會製造新的心理問題了。你會感受到莫大的自由。
真正的自由不取決於外,而取決於內我是天地之間獨一無二的存在!我不會迴避和拒絕任何經歷和體驗。我是什麼人,就是什麼人,我能成為什麼人,就會成為什麼人,當你依心而行,強勁的生命力就會迸發出來,如蝶之戀花,木之向陽!所有的陰霾將一掃而空。那麼你不需要透過別人來給予證明,你也就不會受縛於人際交往中迷失自我。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曾說:智力越是低下、精神越是貧乏,就越喜歡與人交往,在我們全部的經歷和磨難中,只有構成我們感覺意識的東西才是永恆持久的。人格幾乎在生命中的每一時刻都在不斷地發揮著作用,而其他方面的影響則是暫時偶然的轉瞬即逝的,並且易於受到各種機遇和變化的制約的。正因此亞里士多德才說:“永久長存的不是財富,而是人格。”健全的人格才能輕而易舉獲得幸福,或者換一句話,“健康的身體加上健康的心靈”才是對人的幸福起著關鍵作用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我們更應該注意維護和提升這方面的質量,而不應該只熱衷於佔有外在的財富和榮譽以及各種各樣不必要的人際交往。向內才是通向自我實現的自由之路!
一個人若是獲得了這樣的智慧,那他就要小心謹慎地確保自己內在的幸福源泉暢通無阻。為此,他必須帶有極大的意識做好身邊每一件事情。為了獲取獨立健全的人格,他們會心甘情願地節制慾望、維護自身的內在的精神財富。因為他並不像其他人那樣,只能依賴外部世界以求得快樂。所以他就不會因對職位金錢和掌聲等的渴求而誤入歧途,不會為迎合人們低俗的趣味而違背自己,這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也讓你免於心理疾病的威脅。
生活並不需要技能,它需要的是智慧。這種智慧在意識療法裡面稱之為覺知。那麼什麼是覺知,覺知就是超越我們苦心經營的頭腦世界,看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就像發生在別人身上,而不是深陷於各種關係當中糾纏不清。
意識療法倡導儘可能早地去達成覺知,要不斷覺知,不要等到明天再去覺知,用當下去覺知思維,思維只能存在過去跟未來,用意識去覺知情緒,看清楚情緒背後的思維模式,用意識去覺知你的限制性信念,意識是感知的能力,覺知是感知的過程,而觀照就是覺知能達成的狀態,抵達生命本應該存在的狀態。該如何達成覺知可以參詳以下專欄:
在覺知狀態下不存在取捨,一個覺知的人做什麼都是對的,因為他能看到了,不存在選擇問題,選擇意味著頭腦的思維意味著遵循限制性信念行事,他不用思考,他直接就能看清前方的道路,追隨自己的內心毫不遲疑地往前走,就像是自己的汽車熄火停在了鐵軌中央,而一輛列車呼嘯而至,你也不會擔心因為你知道該怎麼做,你不知道為什麼知道,但你就是知道,這就是覺醒的第二個層面,我們生命的本來面目,佛陀稱之為開悟。
抵達覺知開悟需要多長時間?在踐行自我心理療愈體系的過程當中,也經常遇到類似的問題。這個問題可以用一個古老的故事來回答!一位和尚正在穿過鄉村。他問一位坐在路邊的老太太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爬過眼前的大山。她無視他。他再次問她,她再次無視他。如此這般反覆三次。僧侶認為女人必定是耳朵出了問題。當他走開的時候,他聽到她喊道:“七天!”僧侶返回來問:“同樣的問題問你三次都沒有回答,為何等我要走的時候你才說出答案?”老太太說:“在我回答之前,我必須看你走路的速度,以及看你的態度有多麼堅定,我才能給你準確答案。”
同樣的,每個人的認知水平,教育背景不同,理解起來也千差萬別。禪宗講究的是頓悟。像六祖慧能那樣聽到一個偈子就可以開悟。好比我們在生活當中看到一句雞湯或者聽到一個口號,然後我們就開悟了,但這是少之又少的情況。而在淨土宗當中,就好比是老牛拉車,你一輩子誠心誠意地念一句佛號,也可以開悟而抵達極樂淨土。
佛教徒堅信有啟蒙這樣的東西,當他們有潛力去實現它,並追隨這種認知的前行的時候,就沒有多餘時間來猜測它會花多長時間。 7天,7個月,7年,7個生命週期,無論多長時間,都是必經之途。如果瞭解每一樣東西的本質,包括意識療法自我心理療愈體系,不要匆匆忙忙,也不要急著去評判,只要踐行與等待!完全無為地等待,如果你能夠等待,將會有蛻變,這個等待就是一個蛻變,那個開悟就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