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我們知道,氣血在身體裡的流動,就像河水一樣。而一般的河流,一年四季,看上去是不一樣的。春天、夏天、秋天,河水都是長流不息的。可是到了冬天,天氣非常寒冷的時候,這條河就會凍冰了。我們會說,是寒冷,讓河水不再流動。這就是寒邪的第一個特點:凝滯。凝固、停滯。上次課,咱們講溼邪,說溼邪也能阻礙氣的執行。但是,溼邪那種阻礙,是拖住你,讓你快不起來。但是寒邪的凝滯,就不一樣了,是乾脆就把路給攔住了,告訴你,此路不通。

河水不走是可以的,我們要喝水,還可以把冰給鑿開。可是,氣血要是停下不走了,我們可是沒法去鑿冰的。這時候,最苦的,就是那些臟腑器官了。本來大家都是衣食無憂的,每個人都能安居樂業。現在氣血一下過不來,這些組織器官可就沒糧食吃了。沒有糧食,會怎麼樣?老百姓就會起來抗議,甚至是造反了。而這些組織器官要抗議的話,最常見的做法就是,讓你疼。從這個角度看,疼這件事,本質上就是身體在發出警告:我們這,已經快斷糧了,一定要想辦法,趕緊把糧食給送過來!

這種因為寒邪導致的氣血不通,進一步引起疼痛的現象,在臨床上極其普遍。從頭到腳,從裡到外,到處都可以出現。比如有個患者,每天早上出門之前都要洗頭。因為時間緊,所以經常等不到頭髮乾透,就急衝衝的出門了。三十歲的時候不覺得,但是過了四十,陽氣沒有以前那麼足了,問題就開始一個個出現了。其中一個很讓人頭疼的問題,就是頭疼。哪天不留神,受了點涼,跟著就會頭疼;哪天事情多, 心裡一起急,頭就疼;工作一忙,用腦子多一點,頭也開始疼。這些疼痛的背後,就是因為寒邪反覆入侵,頭區域性的氣血經常出現凝滯,脈道就變得不通暢了。再遇到一點小刺激,問題就表現出來了。

要說受寒,就不能不說腳。生活中,我們都是把暖氣放在腳底下,把空調安在頭頂上,就是因為熱氣是往上走的,而寒氣都是往下走。而腳在下面,所以受寒的機會比頭要多得多。不過,腳上受的涼,你可別以為只會讓人腳疼。有些脾胃虛寒的朋友,如果光腳沒穿襪子,走進一個空調房,腳上受的寒,可以馬上就讓他肚子疼,想拉肚子。也就是說,寒邪可以順著腳,一路往上走,甚至能影響到臟腑。不過,更多的時候,從腳上來的寒邪,主要還是會集中在膝關節附近。

膝關節這個位置,是中老年以後,非常容易出問題的一個地方。兩個原因。首先,但凡像關節這樣的地方,都是身體上比較虛弱的部位。你想,關節連線著兩根骨頭。這兩根骨頭每天要動,一動起來,關節都是有磨損的。幾十年用下來,這些磨損是會累積的。另外,膝關節承受了我們八成的體重,它身上的擔子那是相當重的;再走起路來,甚至下臺階的話,兩根骨頭硬撞在一起,對膝關節的損耗就更厲害了。一句話,膝關節經常會處於一種勞損的狀態。再加上隨著精氣的虧損,我們的筋骨也慢慢變得虛弱,我們前面在腎藏精那節課講過。這時候如果有寒邪從腳上進來,就非常容易留在這裡不走了。老年人動不動就腿疼,很多都屬於這種情況。

外面說完,再看看裡面,痛經。痛經是女同學很常見的一個問題,每次月經前兩天,可以疼得人死去活來的。怎麼回事呢?從表面上看,月經就是身體裡的血液在大量流失。那是因為出血,所以就會疼嗎?這件事還得從頭說起。

我們之前講氣血的時候,有一個點沒來得及講,就是關於氣血的關係。氣基本上是無形的,而這種無形的東西,就需要依附在一個有形的東西上,才不至於流散掉。就像動物的皮毛,毛很細小,就更無形一些;而皮,就是有形的了。這些無形的毛,只有附著在皮上,整整齊齊的,才能發揮作用;反過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那對氣來說,血就是可以讓氣依附的,最重要的那張皮,或者說,那個載體。中醫說,血為氣之母,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那現在月經來了,大量的血流出去了,會怎麼樣?會帶走大量的氣。就是上面說的,血是氣的載體;血流失了,氣也就保不住了。也就是說,月經期間,是整個身體氣血都比較虛弱的時候。如果這時候,為了圖一時之快,渴了就是一瓶冷飲下去,寒邪就很容易趁虛而入了。那哪最虛?當然就是正在出血的子宮呀,氣正從這裡大規模外洩呢。這樣的過程反覆幾次,在子宮這個地方,積累的寒邪越來越多,區域性的氣血就會凝滯了,脈道也慢慢堵住了。等下一次再來月經的時候,這種滯塞不通的狀態,就會讓人很疼了。

總結一下,不管是外面的頭和膝蓋,還是裡面的脾胃和子宮,寒邪讓人疼痛,主要就是因為寒性凝滯,然後不通則痛。

199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人到六十,還有這四種“愛好”的,註定不能有好的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