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取捨之間有大智慧,追求幸福生活,不拿所謂的錯誤懲罰自己和他人

有一句話說得好:要想幸福,就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也不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同時不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對與錯的認定與選擇、懲罰或者不懲罰的取捨,這樣的時刻我們都難免要面對,無論是在自己的發展道路選擇上,還是在對待他人的時候。取捨之間有大智慧,聰明的人總會做好這個選擇題,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生就是由選擇組成的,選擇的過程就是取捨的過程。

劉邦在取了關中以後,項羽很生氣,於是就找沛人王陵出出氣。王陵早先在南陽曾聚集徒眾幾千人反秦,此時帶領他的部隊歸順了漢王。項羽便把王陵的母親抓住想借此招降王陵,王陵為此派出使者來到項羽的軍營。王陵母親私下裡為使者送行,老淚縱橫地說:“望您替我對王陵說:好好地事奉漢王,漢王是寬厚大度的人,終將取得天下。不要因為我的緣故而對漢王懷有二心。我只有一死來讓我兒安心了!”說罷就伏劍自殺了。項羽勃然大怒,隨即將王陵的母親煮了。

張良這時候還在項羽軍中,寫信給項羽說,關中按約定本來就是漢王的,現在他重新得到漢中就會停戰,不敢東進了。接著又把齊國田榮、樑地彭越反叛楚國的文書送給項王,說,齊國想要同趙國一起滅掉楚國。項羽於是放棄西進的意圖,專心向北攻打齊國。而張良瞅個空偷偷溜回劉邦那裡了。

項羽又暗地裡讓人把發配走的義帝楚懷王給殺了。

項羽往北進軍抵達城陽。齊王田榮領兵與楚軍會戰,田榮兵敗逃到平原後被當地百姓殺死。項羽又立田假為齊王。接著,項羽就北進到北海一帶,焚燒、剷平城郭、房屋,活埋田榮的降兵,擄掠齊國的老弱、婦女,所經過的地方毀滅殆盡。齊國的百姓紛紛聚集起來反叛項羽。

漢王劉邦率軍攻楚,聽從董公的建議,以項羽殺害義帝的名義,把他定為亂世賊子,號召諸侯都去攻打他。經過一番博弈和討價還價,好多諸侯都去起兵攻打楚了。

田榮的弟弟田橫四處收攏散兵遊勇,得到幾萬人,擁立田榮的兒子田廣為齊王,從城陽起兵反楚。項羽為此留在齊地,與齊軍接連作戰,但沒能攻下城陽。項羽雖然聞聽漢王東進,可是既然已經在攻擊齊國,就想待打敗齊軍後再去攻打漢王的軍隊。

項羽被牽制,漢王劉邦於是乘機攻入彭城。攻入後也沒幹啥正經事,到處蒐羅財寶美女,天天設定酒宴,大會部將賓朋。項王聽到這個訊息,即命令眾將繼續攻打齊國,自己領精兵三萬人南進,襲擊漢軍,一直打到彭城,很利索地就大敗漢軍。漢軍將士都紛紛奔逃,前推後擁著湧入穀水、泗水,死了十幾萬人。

項羽可以說是個很不幸福的可憐人了,他的心裡充滿了焦慮和不安,把自己遇到的不順心的事都歸結到了別人的身上。剛愎自用的他,當然不會懲罰自己,但是卻拿自己的錯誤要去懲罰別人。丟了關中,本來就是自己不守信在先,而後又沒有正確地配置和部署兵力,才導致關中輕易易主。項羽才不會承認這些,只想著把自己的一口惡氣出了,於是王陵的母親就遭了殃。攻破齊以後到處殺人也是這樣,自認為出現問題都是別人的錯誤,並且為了發洩自己的不滿,要一些不相干的人去承擔痛苦。

人生是由很多個部分組成的,所以人生的追求就會多種多樣,就像人心一樣,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不一樣的人心。人從個體上來說,基本上可以認為是由身、心、靈三部分組成的,當然這三部分有著各種各樣的關係。既然有這樣的三部分,那麼就會有對應這三個部分的相應的追求:有些人追求身體的享受、有些人追求心理的感受、有些人追求靈魂的昇華。當然,這三個方面的追求在一個人的生活中也許都會有,三者所佔分量也許會有所不同,並且還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就身體本身來講也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追求享受而毀壞健康,還有一個剋制慾望而有益健康。心理感受當然更加複雜,有些人為了所謂的好的感受而不顧一切,肆意踐踏自己和他人,只為心裡的一時爽快,有些人則會很好的調節自己的心理。到靈這個層次就有點虛幻了,有些人在滾滾紅塵中徹底迷失自己,有些人為了找到自己可以拋棄一切塵緣。身、心、靈統一在一個人中,而它們又相互征戰不休,演繹出五彩斑斕的人生。

當初,秦朝滅亡的時候,富人都爭相把金器玉器收集起來,而宣曲的任家卻與之相反,存了很多的糧食。等到楚、漢在滎陽打仗的時候,農民沒辦法耕種,鬧了饑荒,米價比天高,那些富人所儲存的金玉就都歸了任家,任家從此富了好幾輩人。投資有選擇,人生也有諸多選擇。每個人的追求都不一樣,但普遍的觀點就是身、心、靈在層次上是逐漸升高的。實際上是沒有什麼高下的,身、心、靈是統一的,所以什麼樣的追求也都沒有什麼對錯之分了,關鍵是自己能做自己的主,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以及這樣做的後果。

耽於身體的享受會快速地為身體帶來災難,就像劉邦攻克彭城後的作為那樣;圖心裡的一時痛快,只會像項羽胡亂殺人那樣,最終給自己帶來不痛快。人要懂得反思,出現問題首先找自身的毛病,而不是去找客觀理由。人要恕己恕人,你所認為的別人的錯誤,只是在同一個問題上與你做了不同的選擇而已。俗話說豬往前拱、雞往後刨,各行各業都有人做,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有些人把主要精力投入事業,有些人把主要精力投入家庭,只是選擇了不同的價值方向而已,這其中都沒有什麼對錯。所以,我們應當更加淡然的看待一些分歧,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是誰的錯誤,這樣就更不會存在什麼懲罰的問題了,自然人就會更加幸福。

總之,取捨明智與否確實會引發不一樣的結果,成為我們世俗眼中成功或失敗的人生,其實這問題還不是很大的,成功與不成功同樣精彩。更加糟糕的是我們要執著於這種取捨,認為自己的對,認為他人的錯,引發種種矛盾,傷害他人也傷害自己,結果只能是時刻讓自己處於痛苦之中。取捨之道固然重要,取捨之上才是大智慧,不執著於人我,不執著於是非,而所作所為卻會更加合情合理。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最考驗你忍耐力是什麼事情?別錯過機會操練堅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