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我們常說一句話“人無誠信不立;家無誠信不和;業無誠信不興;國無誠信不寧。”誠信是為人之本,幾乎人人都清楚誠信的重要性,但只有少數人能借此獲得成功,這又是為什麼呢?

究其原因,成大事的人,可以“誠”我們之所不能“誠”。

在現實生活中,多數情況下我們是“善良的大多數”,本本分分,也知道對人對事講究誠信,但同時我們也是“平凡的大多數”,要想跳出普通人的圈子,就要做事比別人更講誠信,做人比別人更懂真誠。

我有一個做服裝生意的親戚,叫李聰。

但李聰卻似乎並不像自己的名字一樣“聰明”,反而經常被人說“傻”。

十幾年前,李聰在老家小縣城開了一個服裝店。但是服裝店開業沒多長時間,大家都在議論李聰看起來一點兒也不會做生意。

原來,別人賣衣服都是不停地說自己的衣服怎麼怎麼好,但李聰卻正好相反,當顧客拿起一件衣服後,李聰首先告訴人家這件衣服不好的地方是什麼。

一天,一個女士來到李聰的服裝店,試穿了一條裙子,覺得很滿意,當下就準備買下這件衣服。

在女士準備結賬的時候,李聰接過來衣服檢查了一下,說:您看!裙子的裡子開了點線,但也不是什麼大問題,要不你再選個別的?或者我給你便宜點,你拿著去側對面那家裁縫店縫幾針,也和新的沒什麼區別。

那位女士湊過來看了一下說:“哎呀,你要是不說我還真沒發現呢!別的款式我也看不上,還是拿去補一下吧!現在像你這樣誠信的生意人可真不多了。

後來,那位女士成了李聰的常客,還經常拉著自己的幾個朋友一起過來買衣服。

有一次,李聰在進購一批貨的時候沒仔細看,後來才發現自己購進的幾十條褲子的縫線都有點歪。他本來想聯絡廠家退貨,但是廠家卻堅持說那些問題都在誤差允許的範圍內,賠了他幾百塊錢就不管了。

朋友們也都說:“就這點小毛病,誰能看出來啊!就是穿上了,一天兩天也感覺不到什麼問題,湊合著賣了賺點錢,起碼別讓自己賠本啊!

但是李聰卻說:“賠點錢沒什麼,但不能因為這點錢影響了信譽。錢還能再掙,誠信沒了就難了!

朋友們勸他:“別死倔了,現在做生意的哪個不是這樣?差不多就行了,不賺昧心錢,也不能讓自己吃虧吧!

李聰聽了朋友的話,搖了搖頭,默默地把這批褲子擺在了自己的店門口,每過來一個人來看,他就對人家說:“這褲子有問題,縫線做歪了,穿時間長了可能會更明顯,看起來也不好看。但品質還行,你想好了,我100多塊錢進購的,70塊錢賣,要是不嫌棄再買!”

很多人本來想掏錢買的,但聽了他這句話就又放下了,李聰還仍然笑呵呵地像沒事人一樣。但畢竟價格確實不高,所以最終還是賣完了。

從此以後,李聰每次進貨就格外用心,認真檢查了每一處細節才放心。

時間長了,說李聰“不會做生意”“沒腦子”的那些人漸漸發現,雖然李聰旁邊的那些店開了關,關了開,換了一個又一個店主,但李聰的店卻一直穩若泰山,而且顧客越來越多。很多回頭客對李聰的評價特別好,說在李聰的店裡買衣服,不僅省心還放心。熟客們還經常拉著自己的家人、朋友來李聰的店裡消費。

李聰的服裝店規模越來越大,不久便在縣城開了三家分店。

後來,李聰索性把幾家店合併到了一起,創辦了當時縣城唯一一家專賣服裝的大型商場,並起名為“誠信商場”。

李聰在生意做大後,依然把誠信當作最重要的原則。要求每個導購都要實事求是地向顧客說明衣服的一切問題,不隱瞞、不欺騙。這家商場果然更是每天人滿為患,生意十分火爆。沒過幾年,李聰繼續擴大了自己的經營規模,又創辦了縣城第一家服裝廠。

同樣,李聰對服裝廠的首要經營理念依然是“誠信”,在選料、做工上嚴格要求,承諾不賣出一件殘次品。而且說到做到,工廠設定了嚴格的檢查工序,一旦發現問題產品,立即銷燬。所以,李聰服裝廠的產品不僅供貨給自己的商場,還吸引了一批信賴他的周邊同行長期進貨,甚至還有外省的商人慕名而來要和他洽談合作事宜。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人人都在講“頭腦”“策劃”“創新”……卻很少有人能像李聰這樣把誠信做到極致。憑藉一些策略和手段,可以使我們在短期內獲得可觀的收益。但從長遠來看,唯有比常人更深諳誠信之道,並付諸實踐,才能讓我們取得比別人更大的成就。

李聰並不比其他人聰明多少,也並沒有多少生意經。他的成功,並不是靠著別人所認為的機遇、資源與靈活的生意頭腦,而是來源於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誠信”。也正是因為能“誠”別人所不能“誠”,李聰最終獲得了顧客的信任與同行的肯定,也順利使得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

誠信是傳統道德中做人的基本準則,更是現代社會中難能可貴的品質。因為誠信,一個人能夠更容易地獲得別人的信任,也能夠比別人獲得更多的合作機會。

誠信雖然不能讓一個人平步青雲,卻能夠讓我們走得平穩有力。而最終取得成功的人,也往往是那些能比常人更講誠信的人。

2569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為什麼我們一直濫用“逃避”?急於“逃避”平庸,最終卻淪為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