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這個東西像液體,會流動會變形而且非常不便攜,人生每個十字路口上你可能都要考慮一下是不是繼續帶著它前行,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很有可能它已經改變了模樣,但只要還在,你自己會知道。
劉琛已經忘記從哪裡看到這段話,但這句話卻一直伴隨著她畢業後的日日月月。
1
似乎在很早的時候,劉琛就沒有了與同齡人「比較」的焦慮,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思考「自己的軌跡」。也因為如此,她始終帶著一股子自律的鬆弛,像一條流動的根脈在自己的軌道中朝著陽光生長。
數學專業背景的她也曾十分迷茫,她不知道數學專業可以做什麼,有什麼用,希望在讀書的過程中慢慢尋求這個答案。
而答案有時像海底漂浮的餅乾屑,不會主動送到嘴邊來,要自己循著氣味仔細去尋。
為了這個答案,她準備好了一個拒絕固步自封、渴望開放包容吸納新鮮資訊的自己,大三時透過學校的一個交換專案去到了日本。
做出去日本的決定,劉琛並沒有經過「十全的考量」。不會日語(劉琛交換的專案為英文授課),亦沒有任何來自學長學姐的經驗可循,可面對獨自生活的未知,她顯得異常堅定:
「除了中介幫我找了房子之外,辦理落戶那些手續都是我落地之前完全不知道的。當時也不知道為什麼一點也不怕,也一點都沒有擔心。我想去看一下自己到底有多少能耐,然後就去了。」
劉琛將在日本的時光比作一次「對自我的田野調研」,而自我認知的形成和人生軌跡的思考也恰在這段時間不短的「田野調研」中悄然發生。
*劉琛與朋友們於凌晨 5 點的東京塔
在日本的課堂上,她第一次用數學專業知識進行應用實踐,有了她與「可持續」的初次會面。
「我印象特別深的一門課叫做環境可持續性分析,這門課是將資料分析和環境保護的知識結合在一起,用量化的方式去分析碳足跡等環境因子的影響。那個時候我第一次覺得自己學習到的這些知識、這些分析的邏輯是可以運用到實際的問題的解決中,這是我去認知自己專業應用的一個很重要的過程。」
如果說學校中那幾堂課將數學專業與環境議題偶然交匯、引起了她對「可持續」問題的關注,那麼作為短暫生活在日本的臨時公民,日本社會高度嚴謹的環保意識和嚴格至極的日常實踐則給劉琛帶來了更多的影響和思考。
*乾淨的日本街道
「日本的街道上沒有垃圾桶,大家需要自己揣好出門時產生的垃圾,但街道還是非常乾淨。家庭日常產生的垃圾是需要定時定點扔的,而且他們的垃圾分類做的很細緻,即便是扔一瓶水,瓶身、瓶蓋和上面的包裝紙是要分三個地方來扔,牛奶包裝的紙盒子都要洗淨晾乾,把它摺好捆起來。」
嘗試之初,劉琛對這些幾乎嚴苛的分類標準還有些「頭大」。
「剛開始確實覺得很麻煩,但我後來瞭解到日本的幼兒園從小就會對於小朋友進行垃圾分類等環保教育,另一方面很多產品從設計層面也已經在幫助你更方便地去做這些垃圾分類了。」身處這樣的社會氛圍中的劉琛逐漸發覺這些看似繁瑣的規則也變得可以接受。
*外出買咖啡時她會自帶環保杯
社會要求之外,她也在自己的生活中延續著這樣的環保實踐: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她會盡量自己做便當,自帶布包購物、避免使用塑膠袋,儘量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等等。「其實最根本的還是少買」,她說。
2
學習之餘,劉琛還曾經歷了一段苦樂參半的日子。
語言不夠流暢的她在打工面試時屢次受挫,但她沒有被挫折打倒,轉而將全身心投入到問題的解決上。她去網路上搜了很多面試常用日語並進行反覆的背誦和練習,這種看似「笨拙」的方式對她的日語表達助益極大,她最終獲得了一份在居酒屋做料理的兼職。
「當時面試結束後老闆問我要了我的證件、銀行賬戶這些資料的時候我都沒意識到這代表著我已經得到了這份工作,因為我聽不懂他後面說的這些,我只準備了面試部分的日語。」
回想起那位接納她打工的居酒屋老闆,她顯得十分感激,「他也曾在國外呆過,應該比較瞭解語言不通的學生在異國他鄉是一種什麼心情吧。」店裡的日本客人每每點菜時也特意放慢語速,這些來自陌生人的體諒與善意都被心思細膩的她珍藏於心。
*黃昏慰藉了每一個風塵僕僕的人
劉琛喜歡旅行,趁著空閒時間走了許多城市,她說她不愛去景點,而是喜歡去體驗當地人的生活,去觀察各種各樣的人。
於是她背上揹包,在青旅裡聽來自各國的遊客們講他們的故事,在遊客們的安利下說走就走,一個人踏上日光徒步之旅。她避開遊客聚集的經典線路,在最危險的徒步線裡穿越陡坡和岩石,有驚無險地遭遇人生最美的一次秋天。
身處陌生的文化環境,她坦然自己沒有經歷過很強烈的文化衝擊的原因,或許就在於她習慣性地用一種包容的心態去擁抱文化間的「不一樣」。她也常常會問自己,在每一次的旅行中收穫了什麼?有沒有認識新的朋友?有沒有在這個過程中對新的城市或國家消除了過去的刻板印象?有沒有在路上把心態變平和?
一路看,一路思考。看更多的風景,也不斷改變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接觸世界,也逐漸瞭解自己的內心。
她喜歡用照片和文字記錄旅途。
春天在川越賞櫻飄雪,她寫道「有些美是無法定格的,讀了很多日本文學的物哀之美,卻不及這一飄落的花瓣來得深刻」。
在冬季的小樽她則說「新雪覆蓋舊雪,小樽成了時間無法消解的某種眷戀」。
*櫻花季
劉琛對於文字的熱愛可以追溯到她兒時週末的午後。「我媽媽很愛讀書,我小時候也總愛去書店裡一呆一下午。小時候也幻想著以寫作為生。」
寫作賦予她一雙極其善於觀察生活的眼睛,生活的一切都成為思考的素材,而寫作的過程是絕對的坦白,是對內心毫無隱瞞,保持思考和持續輸出亦需要極強的自律。劉琛將寫作視作與自己的對話的視窗、與世界溝通的方式。
自己的文字能為從未見過面的人帶來如此積極的影響,讓劉琛有種奇妙的感受,她直言:
如果說從前作為遊客來日本旅遊大多是新奇,而這一年的種種經歷讓劉琛不可自抑地想了很多。
同一片土地上發生的故事偶爾也有令人恍惚的時空錯位——變了年齡,變了心境,而她的謙卑、細膩與好奇卻不變。鮮榨橙汁般汩汩湧動、新鮮不斷的好奇心被她隨身攜帶,專注於生活、盡情體驗。
3
故事說到這裡,劉琛與我們的相遇似乎也變得有些「順理成章」。
「雖然之前我已經有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考量,但那時我會覺得說企業的社會責任踐行除了透過捐資這樣的公益形式還能做什麼?我覺得這對於這個東西其實是持一個懷疑態度的。」
帶著這樣的期待,劉琛加入了團隊。得益於數學專業對她邏輯思維的培養,以及寫作帶給她敏銳的洞察能力和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無論是撥開重重表象的迷霧尋找關鍵洞察,還是在田野調查中迅速與被訪談者建立信任,她持續地將觀察與反思的習慣帶入工作中,在專案交付的質量與效率上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閒暇時間劉琛保持閱讀習慣
最近,劉琛也開始嘗試自己參與專案的各個階段,從初步 BD(Business Development)到撰寫提案,到獨立的與客戶進行溝通探討專案的推進和落地,她在工作中愈發遊刃有餘。
「要說最大的變化啊,是形成了一種不斷問 Why 和 So what 的思考模式」她笑著說。現在的她始終保持身為諮詢師的思考敏感,對所有資訊追問一句為什麼,透過這樣的追問來壓榨資訊背後的意義,推動解決問題,幫助達成目標。
劉琛另一點較大的感觸是語言表達的變化。與平時的寫作不同,作為諮詢師必須避免堆砌資訊,需要簡潔直觀、直切要害。
「工作不是為了自我欣賞。它們都有受眾,都有目標,都有需要解決的問題,都要追求言之有物、言之有用。」
*劉琛的雙十一「戰果」
如果說學生時代的她更關注發揮個體的影響力,那麼如今從事可持續發展領域的諮詢工作的她則在持續思考如何撬動商業資本去產生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她坦言過去對可持續這份事業有一些「著急」,也曾一度因此產生困惑,但現在的她也已願意帶著更多的耐心,讓「可持續的變好」在社會中得以循序漸進地發生。
「其實換到我們自己,比如說我今天考了 10 分,你讓我明天考 100 分,這件事情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如果可以透過商業的影響力吸納更多的人參與社會問題的探討中,哪怕只是關注,也是一種進步的體現」
在對「時間」概念的感知裡,現在的劉琛心懷著極大的坦然,無論是對可持續事業的道路,還是對自己未來漫漫的人生。
「我會想念十八歲,想念那個空有一腔孤勇的少女。但我不想回到十八歲,因為現在的我有更多自由的選擇,也有能力變成更好的人」
而談及未來,她說「未來規劃有時是一個偽命題,我的確沒有很多規劃,但是我想我會追隨我自己內心真正感興趣的,並堅持下來」
* 內容撰寫:MSC 諮詢品牌部 孫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