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會選擇寬恕嗎?
曾經有過哪些你覺得一直都過不去的坎?帶給你的傷痛讓你一想起就悶悶不樂,且不論這種傷害是來自親密關係、親人還是好友、或者是職場同事……。
如果你曾因此執著於對方遲遲沒有做出合理的解釋與道歉而久久不能釋懷,讓自己陷入不滿和怨恨的情緒裡,這些負面的情緒往往會給自己帶來無止境的壓力,讓人裹足不前,無法獲得內心的安寧。
當夜深人靜時,捫心自問:“面對這些事情,你會選擇寬恕嗎?
帶著這樣的疑惑,閱讀《寬恕》這本書,讀完之後讓人倍感沉重又值得反覆深思,從書中感悟到作者對於“寬恕”所賦予的一種全新意義。
二、誰來寬恕卡爾?
《寬恕》,作者西蒙·威森塔爾,1098年,出身於一個猶太人家庭,一戰時,他的父親陣亡,母親帶著全家前往奧地利生活。二戰時,因為猶太人的身份,他們全都被關進了集中營。這期間,他輾轉13座集中營,有89名親人被納粹害死。二戰結束後,他成立了維森塔爾猶太曆史檔案中心,透過六十多年不懈努力,把1000多名納粹戰犯送上了法庭。他獲得了奧地利總統親自頒發的金十字勳章,他被人們稱為不知疲倦的“納粹獵人”。
偶然的機會,他遇到了威森塔爾,但是威森塔爾在這位瀕臨死亡的納粹士兵面前感到惶惑: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寬恕卡爾,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資格代表全體受到傷害的猶太人去寬恕卡爾。
後半部分則針對十六位來自各個不同領域的智者們對於是否寬恕卡爾持有的不同見解進行詳細記錄,包括政治領袖、精神領袖、思想家、南非大教主等等。
在書中最後,作者給這個道德故事留下了極富挑戰性的結尾,核心集點就是“寬恕的問題”。
由誰來寬怒卡爾?
和平年代,我們透過《辛德勒的名單》、《美麗人生》、《穿條紋睡衣的男孩》等二戰經典影片重溫歷史的真實殘酷性,面對世界級的倫理問題,很多人在寬恕面前遲遲無法定論。
如果威林塔爾選擇了寬恕,那些無辜死去的猶太人會怎麼想?如果不選擇寬恕,面對過往傷害過他們的人,該怎麼選擇,才能超越過去的痛苦,從厄運中獲得新生,達到安寧幸福的狀態呢?
提煉作者在書中的思想觀點,無非是讓我們要“學會寬恕”。
寬恕涉及意願的行動問題,只有承受了苦難的人才有權作出這個決定。
寬恕的是愚蠢信仰和無知,而非殺戮這件事情本身。
透過寬恕放逐心靈,才能迴歸生活。如果我們不能夠寬恕對方,那我們自己也在仇恨的漩渦中,無法解脫。
三、學會寬怒的方法
斯坦福大學的專家針對寬恕專案進行科學研究,從受試者身上獲得的資料結果為依據,證實了寬恕有益於人的身心健康,能夠幫助人們從傷痛和創傷中恢復,積極地生活。
面對過往傷害過我們的人,我們該怎麼對待,如何寬恕,才能不再忍受心靈的折磨,獲得新生,不妨嘗試使用以下四種方法:
1、明確寬恕的意義和價值
寬恕是從受害者,轉換為施善者。受害者眼裡裝的永遠是痛苦的過去,施善者眼裡期許的是美好的未來,學會轉換身份,去調整自己的未來,明白釋放情緒的意義與價值所在。
2、理清寬恕的原則
“寬恕”的觀念,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尺子,我們常會用自己衡量三觀的尺度測量在別人身上,對別人進行道德評判考量。我覺得人很容易犯這種毛病,因為人的注意力都在別人身上,而在自己身上會比較少,甚至是不會去反省自己。
面對耿耿於懷的事情時,不妨換位思考,你是不是在以自己的主觀偏見或是標準去評判是非對錯了呢?如果從局外人或是客觀分析的角度來看,是不是又有不一樣的結果呢?
3、升級寬恕認知,即原諒對方在犯錯當下的無知,而非行為本身
書裡講的是一個道德困境,屬於一個民族所遺留下來的重大歷史問題,所飽受苦難與創傷的記憶,已刻下了時代烙印,而我們所聚焦的則是日常生活、工作中一些令自己生氣憤懣的事情,當我們遇到時,我們要能夠意識到,寬恕並不表示我原諒對方這件事,而是他犯錯時的無知愚昧。
寬恕的深度,就是人生的高度。隨著時間的流逝,再回憶當年那些給你造成傷痛的人與事,不過已是過眼雲煙,而這些事情給你所帶來的磨難與挫折,無形中給予了你“淬火成鋼”的歷練,增強人生的反脆弱力。
4、找到寬恕的方法,即過好當下,不做無謂的判斷和糾纏,能斷則斷
寬恕,並不意味著縱容對方,而是替代傷痛和憤怒的一個合理選擇。也就是說,選擇寬恕,就是選擇了放下,斷舍離是為了讓自己獲得一種平靜感,不再活在過去的痛苦中。生活無謂對錯,只是選擇。所有事情的安排絕對不是偶然,一定有它遵循的規律所在,只有當我們的怨恨、委屈、不滿釋放出來的時候,我們才有愛的空間。
中華漢字博大精深,寓意深刻。【恕】,從字面來看,是“如心”,也就是“如自己的心”,心中有愛了,心就寬了,心寬了,量就大了,這也許就是對於“寬恕”最好的註解方式吧。
善待自己,其實就是與自己和解,人生最終的幸福源於內心的自我寬恕,超越傷痛,輕裝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