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麥當勞發呆。”
我簡短地回覆她。
過了一會兒,手機螢幕再次亮起來。
“好巧,我也是。”
01
相比起情緒敏感的學生時代,現在的我更加擅長與自己親密相處。
很難想象曾經我也是連獨自上廁所都感到渾身彆扭的人,謹慎地躲開周圍可能投來的探究的目光,生怕被貼上“不合群”、“孤僻”的標籤。
越長大越懂得獨處的意義。
年歲的攀升一面建立了需要我們努力維繫的人際關係,另一面勾勒出個人世界,與人際關係保持著恰到好處的安全距離。
曾經有段時間,“喪文化”甚囂塵上。
它總是不懷好意地放大著獨處的悲哀,用刻意孤獨化的場景描寫表達灰色的心情,引發了無數網友的共鳴。
其實不然。
獨處是世界贈予你最不起眼的愛意,能享受獨處的人都在被世界溫柔地偏愛著。
02
你有沒有過為了迎合別人而勉強自己的經歷?
我相信是有的。
與人相處本就是拼命縮小自己來騰出給對方落腳的位置。
宣揚獨處並不代表就抵制這種包容的善意。
我們也不否認謙讓確實給生活帶來了許多融洽的回憶。
關鍵在於當我們習慣了不加思考的附和,習慣了犧牲自己來成全人際關係後,是否還能重拾獨處的意義,是否還能在獨自與世界交手時不收斂自信的鋒芒。
溺於人海的,也終將成為沉默的大多數。
身處群居生活中如果盲目仰賴他人,則會讓人喪失思考能力和對生活的主導。
獨處是我們留給社交關係的一道安全距離,催化自我意識的覺醒,讓人在那個短暫而有限的時間空間裡迴歸自我。
叔本華曾經說過:“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
哪怕是面對至親的父母,你都尚有難言之隱,只有獨自一人時,你才能卸下重重防備,無需扮演任何角色,重獲內心的片刻安寧。
你的思維不受任何人影響,你的決定不受任何人左右。
你可以看清自己的內心,優先考慮自己的意願,遵從自己的想法去做任何喜歡的事,任何想做的事。
03
有個大四的學姐正在準備考研,相比起有些考研宿舍喜歡結伴而行,約著三五人一起穿梭在宿舍與圖書館之間,她的身影看上去單薄許多。
她說,我就喜歡一個人,不用和誰計劃時間,也不用為了等誰而慢下步子,我想走就走,完全順應自己的複習節奏。
有些路必須一個人走,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咬緊牙關挺過來,其實這都不算什麼。
而你收穫到的,是一個更加豐盈和精彩的自己。
獨處並不意味著與社交關係隔離
當我獨自去海底撈用餐時,店裡的服務員會過來問你:“你好,請問需不需要一隻小熊娃娃陪同?”
我通常會禮貌地拒絕這番好意。
獨處不是孤獨,當然了,它更不是怪癖。
僅僅是因為今天我想一個人好好吃頓飯而已。
或許吃完這頓飯,明天我還要和好多朋友去看一場喜劇電影。
這個世界有兩個我,一個在與人為伍中得到慰藉,另一個在孤身一人中收穫自我。
04
曾在一本書上看到說,城市裡的人其實在暗自享受著堵車的時光,因為那是他們一天之中彌足珍貴的獨處機會。
喜歡獨處的人也可以在集體中生龍活虎、製造快樂,喜歡熱鬧的人也需要經常避開人群,認真梳理生活的細枝末節,或是做些瘋狂的事,滿足自己對這世界的詩意幻想。
我留意過車窗外一幀幀播放的風土人情,當我躺在被窩裡塞著耳機聽歌時,對歌詞也會有不同尋常的感受。
獨處放大了感知的力量,讓人在窺探這個世界時變得敏捷而充滿了想象。
林徽因在一個漫不經心的午後獨自發著呆,竟然從一束暖洋洋的光線裡對一張吃飯的八仙桌產生了聯想,思維繞了一大圈,接著就寫下了一篇充滿奇思妙想的文章。
古代的俠士也常常閉關修煉,才能技藝飛昇,練成蓋世武功。
有個外國老頭還說,離群索居者,不是神明,就是野獸。
你我不是神明,更不是野獸。
你我只是普通人。
其實只要多享受獨處那麼一點點,就能把日子過得輕鬆很多。
在人的一生中,要經歷無數場迎來送往,歸期不定與註定的別離都是合情合理。
願你遍歷人世繁華後,一個人閒來漫步庭院,也能笑著撿起地上的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