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秸稈對農民來說算是一個“寶”,家家戶戶都捨不得丟掉。那時候,莊稼秸稈用途很多,最主要的一個是當燃料燒火做飯,一個是餵養牛等牲畜。還有手巧的農村人,會利用高粱杆等秸稈做鍋排、篦子、筐子等廚房用品,有的則用玉米棒子外面的皮,編制坐墊等等,既可以自己用,也能拿到集市上賣錢。
隨著時代的發展,秸稈對多數農村人來說,逐漸變得“無用武之地”了,很多人外出打工,既不養牛,平時也不在家做飯,年輕人又基本都不會手工,秸稈用途一落千丈,完全成了農業垃圾。最初時,很多農民都直接把秸稈在莊稼地裡點一把火,全給燒掉,這樣不僅方便省事,還有很多好處。
農民發現,燒秸稈除了方便省事以外,最大的好處有兩方面:①焚燒秸稈能殺滅秸稈中的病菌、蟲卵,讓其無法進入土壤過冬,從而減少下一季作物的病蟲害,也能減少農藥的使用。②秸稈焚燒之後留下的灰,是一種非常好的有機肥,富含鉀元素,灰燼的形態有利於被土壤吸收。
但是,焚燒秸稈也有不利的一面,那就是會產生大量煙霧,對空氣可能有影響。在機場、高速公路沿線,焚燒秸稈產生的濃煙,還可能會影響交通。因此,農村開始禁燒秸稈,一直到現在,多數地方每年的夏秋兩個收穫季,各地都會嚴查秸稈焚燒。像黑龍江省2019-2020年禁燒期間,一共拘留了焚燒秸稈人員601人。
禁燒秸稈,農民怎麼處理呢?一些農村人自己把秸稈從莊稼地裡清理出去,有的賣給回收秸稈的企業,比如養牛場、造紙廠等;有的無人回收的,則只能找地方扔了。但多數農民,既無地方可仍秸稈,也無人收購,那就只能實行秸稈粉碎還田了。
秸稈粉碎還田,用機器把秸稈粉碎後直接撒在莊稼地上,厚厚的一層就像是鋪了地毯一樣。秸稈還田之後,必須要進行深耕深翻,把粉碎後的秸稈埋進土壤中,否則就無法播種下一季作物。
跟焚燒秸稈一樣,秸稈還田也是有利有弊,其好處就是避免了焚燒產生的汙染,而弊端則在於,農民發現連續秸稈還田,莊稼地裡的病蟲害會逐年加重。這是因為,秸稈中的病害、蟲害,透過粉碎還田後進入土壤,反而有了越冬的條件,等到下季作物成長起來,就會發作。並且,秸稈粉碎還田,播種時種子落到土壤中的秸稈碎片上,很難生根,影響出芽率。
對農民來說,長期秸稈粉碎還田,現在看可以說是“弊大於利”,因此農民還是更願意燒秸稈,這也是各地雖然年年都嚴查,但每年還是有人燒的主要原因。
近來有人說,秸稈禁燒這個實施多年的“禁令”,可能要迎來反轉了。筆者經過多方查證後發現,的確有個別地區開始允許農民合理焚燒秸稈。例如,吉林延邊根據當地實際,把不適宜焚燒秸稈的地方劃定為秸稈禁燒區,而在燒秸稈影響不大的地區,則設立秸稈限燒區。在禁燒區仍然嚴禁一切焚燒,但在限燒區內,則實行有計劃、有管理的秸稈焚燒,以為農民春耕播種創造有利條件。
需要注意的是,現在劃定“限燒區”,實施合理焚燒,只是極個別地區的做法,絕大多數地方仍然嚴禁任何形式的焚燒秸稈。
對此,有種了一輩子莊稼的農村老人表示,希望以後限燒區範圍能夠擴大,帶領農村人科學合理地焚燒秸稈,不要再“一刀切”一禁了之。筆者覺得,這樣的建議很有道理,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