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一個世界上最貧瘠、最缺水的地區

卻建起了全球最大的溫室大棚

成為“歐洲蔬菜之都”

光種菜工人就有10萬

一年賣菜就能賺100億!

他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全球最大溫室大棚區

1963年阿爾梅里亞第一個大棚落地,以鋼架支撐並覆蓋聚乙烯塑膠膜為主結構,再以恆溫裝置來控制進口土壤與空氣中的溼度。第二年就讓西紅柿的收穫季從兩季增加到四季,產量直接上漲310%,且果實甜度口感均比往年更好。

很快,西班牙皇室就將成果公之於眾,撥出資金引導漁民上岸轉而搭建大棚種植農產品。之所以全部集中在阿爾梅里亞東部30公里外的沿海地區,是因為這片區域的土壤沙化嚴重,與其繼續荒廢不如慷慨送給漁民。

當地政府為了發展設施農業,政府購買了當地私人土地,然後政府造了基礎設施和大棚,以成本價,18萬歐元/公頃的價格賣給或者貸款給農民,按1歐元兌換7.7元人民幣計算,也就是9.24萬/畝。這樣就誕生了全球最大的溫室大棚區。

一眼望不到邊的大棚區

雖說這片沙化區年降雨量僅200毫米,但透過頂棚收集後卻足以供應大棚農作物的灌溉所需,覆蓋區逐漸從沿岸向內陸延伸直至山腳下才減緩擴張。

2.6萬公頃面積的溫室大棚

截至2020年1月,阿爾梅里亞共覆蓋了2.6萬公頃面積的溫室大棚,創造了10萬個就業崗位。

從高空中俯瞰大棚區,幾乎看不到這片塑膠膜下還有5個小鎮,從早期的純漁業村鎮發展成現在的塑膠廠、回收廠、鋼材切割、土壤種子以及灌溉排水等完整供應鏈,阿爾梅里亞只用了20年,卻貢獻了歐洲一半的溫室蔬果產量。

蔬菜和西甜瓜年產量300萬噸,出口歐盟130萬噸。成為名副其實的“歐洲蔬菜之都”。

靠賣菜年利潤上百億

在成千上萬個種植戶中,既有單打獨鬥的家庭手工式大棚,也有全自動化運作的大型公司,他們一年的總利潤基本都在15億歐元以上。換句話說,這些人一年靠賣菜就賺了100多億人民幣,人均GDP從未低於17萬元人民幣。

當然,10萬種菜工中至少有9萬名來自非洲和東歐的工人,因為溫室大棚內部的溫度可達到45℃,夏季甚至超過50℃,因此開出的報酬也相當的高,基本日薪都在33-36歐元之間。這個收入本地人看不上,但對非洲和東歐移民而言卻豐厚的很。

水培技術將讓產量和利潤翻番

即便如此高的產量和利潤,依然無法讓當地的種植戶感到滿足,現在很多人盯上了水培技術。

當地的水培蔬菜基地

而水培技術讓蔬果產品提升數倍,而且營養價值更高,更生態環保,水培技術帶來的變革不亞於首次使用大棚種植帶來的驚人改變。

動工中的水培蔬菜基地

現階段,阿爾梅里亞當地的種植戶已開始推行水培技術的運用。

13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冬季茄果類蔬菜蘸花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