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過去的五年間,蔬菜種植行業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瞬間冒出了很多種植大基地,尤其是在一些蔬菜主產區,情況普遍存在。按道理,現在也應該是處在成長階段,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

在江蘇鹽城,一個經營1000畝蔬菜基地的80後新農人。5年前,他在南京當程式設計師,後來把南京的房子賣了,跑到鹽城承包1000畝地種蔬菜,按照他的演算法,很快就能夠回本並賺到錢。可今年,疫情最嚴重期間蔬菜大面積的爛在地裡,不僅損失了幾百萬,之前投的800萬也泡湯了,如今轉手基地都難。

現場圖片

據2019年11月網友曝出,在貴州某地一蔬菜基地老闆無奈之下,將200多萬的蔬菜基地,以1萬元售賣了,100萬的基地設施當垃圾拆除,這件事讓許多從農者茫然。

其實,荒廢基地能賣錢還算好的,有一些基地老闆說根本找不到買家,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虧,最後虧的只有跑路。

面對蔬菜基地如此境況,經走訪和調查,發現有80%的種植基地是不能盈利的,只有一小部分的種植基地還行。甚至有很多種植基地在苦苦支撐了一段時間後,最終選擇放棄;還有一些種植基地老闆一夜之間跑路的也不在少數。

那農業的發展到底面臨著怎樣的限制性因素,導致基地種植大戶盈利低,甚至跑路呢?

1

資金短缺,投入成本大

其實很多種植基地跑路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資金短缺。因為農業發展的投入是非常高的,包括基礎設施的投入,承包費的投入,人工的投入,機械裝置的投入等等,往往很多基地種植者在將資金投入到基地種植中後,他們會發現這些成本投入進去之後就很難回收,因為農業成本回收週期是非常漫長的。

2

人工成本增加

感觸最深的就是在山東泰安的一些種植基地,3年前給工人一天的工錢是40元,到2020年給工人的工資到了100元每天。現在泰安的一些種植基地是按照小時付給工人工資的。不在農忙的時候每小時需要付給工人10元,在農忙的時候每小時需要付工資12-15元。其實人工對於很多基地來說是非常大的投入,因為這一項投入基本上一年365天都需要支出。

3

管理混亂,工人工作效率低

很多種植基地都會存在這樣的現象,由於很多種植基地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種植基地的老闆往往是夫妻兩人,而夫妻兩個人對於工人缺乏監督,造成很多工人的工作效率相對較低。工人的工作效率低相對也就會造成基地種植者的投入成本增加。

4

市場行情不穩定,農產品價格不景氣

現在農產品的市場需求是非常多變的,很多農業從業者對農產品市場把握不足,造成農產品滯銷。隨大流種植,忽略了對於農產品市場的研究。

5

農業受到的影響因素多

農業有其發展的特殊性,影響農業生產的因素是非常多的,例如氣候對於農業生產是非常大的,在山東的泰安地區連續三年受到倒春寒的影響,造成很多櫻桃種植戶連續三年絕產,給很多農業從業者帶來很大的損失。

6

心態問題

很多跑路的農業從業者都有一個特性,就是在進入農業的時候都是抱著一夜暴富的想法的,他們從事農業往往是一時對於農業衝動,而盲目進入的,這些人往往缺乏對於農業長期投入的打算,或者是遇到一點點困難就會有退出的打算。其實農業生產不是過家家,需要做好長期發展的打算。

7

從事農業動機不純

很多農業從業者並不是抱著發展農業的想法,有的人想套取國家補貼,有的人是為了佔領土地。

很多沒有做好準備的農業從業者一旦放棄農業,就會留下很多的遺留問題,例如欠農民的工資,拖欠承包費,拖欠農資包括種子、化肥錢等等。

然而,如今國家對農業的不斷推動,越來越多的企業、資本、人才向農業聚集,可以預見,未來中國的農業一定是會以大基地為主體的。

那麼,做大基地的農業人不妨換一種經營格局,也許結局就不再是虧本跑路了。

(1)大基地種植不能只盯市場,還要著眼基地條件及地域氣候特點。現在有些蔬菜基地,看市場上哪些品種價格高,就計劃種植,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參考市場沒有錯,但是最關鍵還要看基地所處的區域及氣候特點,重點考慮適不適合種,種植的品質是不是較好,對於目標銷售市場,相對其它產區有沒有優勢。如果條件不成熟,盲目上馬,只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2)做大基地要有自己的定位,打造自己核心競爭力。作為一個大的蔬菜基地,絕對不能跟小農戶一樣的,隨市變化品種種植。我們應該根據基地的特點、目標市場的需求確定基地的主要種植品種,一經確定,就不要輕易改變,而是要從品種上、種植方法上、包裝分選上、銷售渠道上做文章,建立自己不一樣的優勢。品質是一種優勢,持續供應也是一種優勢,標準化包裝也是一種優勢,規模供應也是一種優勢,找到自己基地的定位,不斷深化和加強,最終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有更長遠的發展。(3)大基地要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賣掉產品是關鍵。千畝以上規模的基地靠“地銷”是不行的,先不說價格受制於人,且銷售量也難以保證。所以大的蔬菜基地,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而渠道可以是自營,也可以是合作、委託銷售,還可以做訂單等,因為對於基地而言,市場行情不好是沒有辦法,但是如果產品賣不掉就是致命的打擊。

(4)大基地要以人才為的核心,以機械化為方向。現在做農業,人是最難以解決的問題,所以作為大基地尤其要注重這一點。人有兩種,一種是專業型的技術人才,一種常規的生產作業工人,現在都很缺乏,技術人員難找,生產工人價高已變成了一個行業的基本現象。所以作為一個生產基地,要有留住技術人員的措施和方法,讓基地成果與人才共享;另一方面就要考慮機械化,降低對人工的依賴。對於大基地而言,機械化一定是未來的方向,儘可能減輕對作業工人的依賴,能機械化的一定要想辦法機械化,如果你一切都還是依賴人工,日子一定會越來越難過的。綜上可以看出,既然要做大基地,格局就一定要”大“,與小農戶爭食這種思維是要不得的。未來,規模種植定是主流方向,如何把握,是農業人值得深思的問題!

24
最新評論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有了這個,小豬斷奶不用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