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安寧的前半輩子算不上安寧。

妻子任亞利二級語言殘疾,女兒祝喜娟還在唸書,哥哥祝新寧腦力有些痴呆,和祝安寧一家擠在一個破敗的老房子裡。家人的牽絆,把祝安寧去城裡打工的選擇也切斷了,只能在藍田縣玉山鎮劉寨村打零工。

全家4口人全靠祝安寧一個人養,艱難維生。

2018年9月,有人“送”了份工作給他——在當地苗木基地幹活。這是一份“好活”,月均收入2000多塊,年收入能到2萬5千塊。這個建檔立卡貧困戶靠就業,一下子過了貧困線。

為了回報這份難得的好工作,祝安寧總是鉚足了勁兒幹活,出勤最早、收工最晚。苗木基地的工作很辛苦,有時候需要在零下10℃的環境挖坑填土,有時候要在35℃的高溫下澆水栽樹,祝安寧從來沒有抱怨,無比安寧;他還想著做更多。

今年新冠病毒防控期間,祝安寧主動報名提供志願服務,每天按時為全村住戶消毒;哥哥祝新寧受他帶動,也參與到疫情檢查站的夜間值守中。

祝安寧這兩年常對人說:我的家庭受到政府和愛心企業的很大幫助,我不能忘記這一切是怎麼來的,我要主動回報社會,做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

苗木基地建於2018年。當年,碧桂園派了一支專職扶貧隊伍進駐藍田,啟動了苗木產業扶貧專案,帶來大量本地工作機會。

扶貧產業的商業閉環

碧桂園興建的苗木基地在全國還有好幾處:廣東英德、河南虞城、湖南平江、廣西百色、河北新河、江西興國……

碧桂園採用“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合作模式,既有集約化、規模化的苗木農場,也發動農民分散式、房前屋後種植苗木。截至2020年8月,碧桂園在12個縣推廣苗木種植近2000畝,透過租用土地、解決就業、財政資金入股分紅等方式幫扶超10000名貧困人口。目前興國、藍田、英德等10個農場已陸續出貨,產值超過7000萬元。

碧桂園在英德的苗木示範基地

“根據每天工作量及工作難度的不同,基地會請20至50名村民在這裡務工,每天務工費為80元,其中有不少是留守婦女。當地村民私下把這份苗木花卉種植工作叫做種“致富花”。農場負責人那段時間最開心的事就是給工人發工資,“看到貧困戶拿到錢開心的樣子,內心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貧困戶還能透過資金或勞動力入股,來獲得更高收益。可貧困戶哪來的錢?

所以碧桂園按“借本你種,賣了還本,賺了歸你,再借再還,勤勞致富”的資金運轉模式,採用“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合作模式,調動貧困戶及村合作社的積極性。於是,有貧困戶把苗木帶回家自己種植,日後等待碧桂園回購,拿到工資以外的一筆收入。

種苗木是碧桂園精準扶貧的重要“造血模式”——對一個地區而言,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脫貧辦法,該模式讓縣域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奔向美麗鄉村。因此,碧桂園對扶貧的要求是可造血、可複製、可持續。

由於集團地產專案在園林綠化上有巨大的優勢和需求,所以碧桂園在貧困地區因地制宜開展苗木種植產業。以江西興國縣為例,在確定產業扶貧方案之前,碧桂園興國扶貧團隊與碧桂園旗下各相關單位組成聯合調研組,赴興國進行了多次調研,25天后確定苗木花卉基地扶貧模式。

最終,所有種植苗木都由碧桂園進行回購,不讓種植戶承擔市場風險。碧桂園的產業扶貧專案設計非常注重形成完整的商業閉環,這意味著扶貧實效能得到保證。

除了苗木基地外,碧桂園還在多個貧困縣進行現代農業專案扶貧,包括藍田的貝貝南瓜、魚咀村的走地雞、河頭村的百香果、崇禮的亞麻籽油、白沙鎮的紅茶等,都是扶貧產業線裡走出來的農副產品。

在碧桂園的扶貧年鑑上,2018年是極為關鍵的一年。

這一年,碧桂園正式提出將扶貧列為集團主業之一,並組建了近200人的專職扶貧隊伍,與9省14縣3747條村達成結對幫扶協議,助力33.7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更重要的目標是幫扶地區能實現自我“造血”,消除貧苦之根——這是碧桂園給貧困鄉村的永不褪色印記。

在碧桂園2019年度業績報告中,“積極參與公益扶貧”成為集團披露的重要板塊,報告中寫道:“堅持公益扶貧事業23載”。

一半身家的投入

23年前的1997年,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拿出幾乎一半身家,設立“仲明大學生助學金”資助大學生,只提出一個要求——不能讓任何人知道是他捐助的。於是這個細節瞞了10年,直到2007年有人以“感動更多人投身公益”為由說服他,他的身份才被揭曉。

2002年,他又在女兒的建議下出資2.6億創辦國華紀念中學,面向全國免費招收優秀貧困學子——這又是當時一半的身家;2013年,楊國強再次出資3.5億創辦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定位為“經濟大潮中的黃埔軍校”,這所全國唯一全免費的大專院校不僅學費、教材費、食宿費全免,還提供服裝費、床上用品費和寒暑假期探親往返路費等。

楊國強想證明一件事:受到良好職業教育的人,也能找到好工作、過上好生活。所以他向被貧困困擾的年輕有志者提供良好、免費的職業教育,希望他們掌握一技之長,走向幸福生活。

“一時的貧困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個家庭陷入貧困無力逃脫。要徹底阻斷貧困現象的代際傳遞問題,產業扶貧和教育扶貧一個都不能少。”楊國強說,他懂貧困,也知道如何走出貧困。他小時候差點因為貧困讀不成書,幸而國家給了2塊錢補助、免了7塊錢學費,楊國強才得以繼續上學。教育扶貧是他回報國家、回報社會的一種表達。

但創辦免費學校一事常常被人誤解,哪怕到了2020年,第三所慈善學校——甘肅臨夏國強職業技術學院在省內招生時仍舊遇到同樣的質疑:“哪有這麼好的事?你們肯定是騙子。”

甘肅臨夏國強職業技術學院

以該校現有的學生計算,一年免除的費用約為2300萬。完全免費的高中和技校,在楊國強之前,沒人辦過。

這樣一所職業技校除了能讓貧困學生繼續讀書,更重要的是擁有了“脫貧”的技能。對甘肅臨夏州而言,許多考不上高中的學生只能回家務農或打工賺錢;一些考上高中但讀不起的貧困生,依然看不到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如果是女生,初中畢業後就要準備嫁人了。

甘肅臨夏州康樂縣的16歲少女馬雪蓮因父親的離世,而不得不與母親共同面對艱難的生活。如果沒看到國強職業技校的招生計劃,馬雪蓮或許會跟其他女同學一樣早早嫁人,減輕母親的負擔。但母親不想讓女兒重複自己的生活軌跡,不斷叮囑她“女孩子一定要學點真東西”。

馬雪蓮如今在臨夏國強職業技術學院學習物業管理專業,畢業後會進入碧桂園在當地的地產專案工作。學校第一年還開設了建築工程施工、汽車美容與裝潢、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會計等6個專業。

2020年9月19日,在該校的開學典禮上,新生聽馬自東講述了楊國強先生“免7塊錢學費”的故事,由此瞭解到自己的命運是如何與別人聯結在一起,並看到讀書帶來的更多可能性。馬自東是臨夏州東鄉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他在致辭時語調激昂:“以後,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要能去到的地方,就可能是你們工作的地方、人生價值實現的地方——這可能是全國、也可能是全世界!”

如今,馬雪蓮已經能感受到生活軌跡正在發生改變。她在路上遇到小學女同學時,會覺得有點尷尬,“不知道該聊些什麼”,對方已經有孩子了,而自己尚在求學。“讀書和不讀書完全是兩個人”,24歲的馬蘭菊今年夏天剛從甘肅民族師範學院畢業,成為當地甘肅東鄉縣為數不多的女大學生,她理解馬雪蓮正在經歷的一切,碧桂園發放的助學金極大緩解了她大學期間的生活壓力。

馬蘭菊

貧困家庭出來的馬蘭菊把簡歷投遞給碧桂園,今年秋天成為碧桂園在甘肅東鄉的扶貧工作小組成員。曾經的受助者也成為“送禮物的人”,馬蘭菊會在早早嫁人、務工的年輕女孩耳邊低語:你不應該這麼早嫁人,你應該做點有意義的事。

軍令狀的底氣

在與9省14縣3747條村結對後,碧桂園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尋人”——尋找老村長。

碧桂園在14個幫扶縣尋找了140位德高望重、具有帶領村民發家致富能力的“老村長”,他必須是本村人、被村民認可、入戶和溝通“零障礙”。

比如廣東清遠市連樟村的“堅叔”。他曾擔任村民小組村長近10年,經驗豐富,對村民資訊瞭如指掌,所以村民不叫他村長,喊他“堅叔”。

老村長陸志堅

老村長的工作不少,不僅需要入戶宣講、開展慰問,準備老村長接待日,還要積極協助村扶貧隊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動員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排查施工質量、軟裝裝修、製作宣傳冊子、以及橫幅、展板、牆身廣告等等,不一而足。

“有問題找堅叔和標哥”,成為連樟村的日常。標哥是陸奕標,另一位“老村長”。他們隨傳隨到,不管是專案建設還是村民日常,需要幫忙時,老村長就會過去。

以前,連樟村村民蓋房子需要僱人把磚頭扛進村,因為車子開不進去。如今,碧桂園和老村長協力扭轉了這一局面。

2018年,連樟村開展新農村建設,要在基礎設施和環境風貌上進行改造。由於要修路,扶貧隊伍規劃把部分房屋拆除或搬遷,村民不願意,無論怎麼勸說都無效。最後,老村長堅叔先把自家十多間雜物房和豬雞舍拆了,為連樟村新農村建設鋪好了“第一條路”。

這是典型的“老村長”——言傳身教、鼓足幹勁、樹立志氣,是碧桂園要找的老村長。碧桂園黨建扶貧組甚至為此專門制定了《尋找“老村長”以思想扶貧助力精準脫貧的工作指引》,以保證“老村長”工作在各縣有效開展。

所有老村長都由碧桂園統一招錄為碧桂園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工作隊編外“公益崗位人員”,由碧桂園支付月薪。建立尋找“老村長”機制,在扶貧工作中融入黨建元素,成立一線扶貧黨支部,激發貧困村黨支部活力,助力思想扶貧。碧桂園的“黨建+扶貧”模式成為扶貧主業的頂層設計。

在碧桂園結對的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精準扶貧一線黨支部還簽署了脫貧《軍令狀》,宣示打贏扶貧攻堅戰的決心和信心。在該縣,碧桂園找到了9位“老村長”,組成了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今年69歲的鐘南生是其中最年長的一位。

“我有幸擔任扶貧‘老村長’一職,希望繼續更好地帶領更多貧困戶走出困境,慢慢地走向富裕。”鍾南生說。

3747村的各自美麗

對於扶貧事業,碧桂園有自己明確的定位——做黨和政府扶貧工作的有益補充。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精準扶貧鄉村振興辦公室主任李靜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碧桂園扶貧會發揮集團自身優勢,立足貧困地區實際,堅持精準方略,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型別施策。

針對因病致貧的現實與可能,碧桂園向幫扶的14縣中患白內障的貧困戶提供免費治療;為0至16歲建檔立卡貧困戶兒童購買人均保費50元的全病種大病醫保;在廣清區域、陝西區域聯合當地保險公司,分別對江西興國縣、陝西寧陝開展“頂樑柱”計劃等健康保險。

在一些結對的貧困村裡,基礎環境落後,村莊規劃亟待整治。碧桂園在廣東英德連樟村、魚咀村、河頭村等地,透過“三清三拆三整治”專案、“廁所革命”專案、汙水處理專案及其他公共設施和基礎建設專案等,改變了農村“髒亂差”的現象。

在人居環境整體改造後,粵北“空心村”魚咀古村按規劃建設成為集花海梯田、觀光體驗菜園、民宿、書吧等於一體的多業態田園旅遊小鎮。碧桂園充分尊重當地建築文化與工藝,優先使用當地工人、材料、工藝,聘請當地老一輩工匠,將民宿與村落相融合。水稻、木瓜種植和中華黑豚、走地雞養殖等相關產業鏈也發展了起來,古村綻放全新活力。

2020年9月的魚咀村

慢慢地,碧桂園摸索出“4+X”扶貧模式:“4”是指黨建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等由集團統一部署的規定動作,“X”是指結合幫扶地區實際拓展的自選動作,確保精準扶貧。

《碧桂園參與扶貧評估報告》指出,碧桂園扶貧是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有效探索,踐行和豐富了中國特色扶貧開發理論,彰顯了新時期民營企業的社會價值。2020年11月20日,築夢者公益大會授予碧桂園“2020精準扶貧年度典範企業”獎項,以表彰其在精準扶貧工作上的突出貢獻。

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強則國家強。隨著精準扶貧方案有效落實,截至目前,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結對幫扶的全國9省14縣已全部脫貧摘帽, 3747條貧困村的生活大煥新。貧困戶視美好的變化為碧桂園送來的禮物,事實上,這是民營企業感念社會發展紅利的誠意回報,是這個時代的禮物。

碧桂園在多個場合反覆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正因為此,他們才有幸參與到精準扶貧這項偉大的事業當中來。這是碧桂園收到的最好“禮物”。

19
最新評論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價格暴跌:30萬斤上市賣不動,消費者:等到10元3斤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