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農業自給自足,但在國際上不具備很強的競爭力。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作為明年經濟工作8項重點任務之一,有望推動我國農業加速發展。
12月20日,<價值投研>在《【農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點強調方向》指出了農業板塊的邏輯: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作為明年經濟工作8項重點任務之一,凸顯出了政策對農業的重視。2、當前我國種業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保障農業自主可控非常關鍵。3、近期農業一號檔案即將落地。今日農業板塊大漲。藉此機會,股幫再次深度幫大家梳理一下當前我國的農業核心矛盾之處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儘管我國農業自給自足,但在國際上不具備很強的競爭力盡管我國稻穀、小麥 和玉米三大谷物的自給率達到 98.75%。但在國際上並不具備競爭力。2020年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8 年中國穀物、油料作物和畜產品(不含禽類產品) 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均小於0.8,即不具備國際貿易比較優勢。1、缺乏核心技術,我國部分育種環節仍舊依賴國外。種源不僅包括植物種子,還包括動物種源。目前,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約75%,蔬菜自主選育約87%。總體上,我國農業生產用種安全是有保障。但是,部分核心農業產業的育種環節存在長期依賴於海外引種的問題。如白雞育種高度依賴於海外引種,生豬育種70%依賴於海外。這主要是由於我國農業早期都以散戶養殖為主,沒有很好的育種技術,研發條件較差。當前我國鑑定選育還處在起步階段,與其他國家差距較大。
2、人工和土地成本推高農業生產成本,我國農產品不具備出口優勢。與此同時,2005 年以來中國農業生產成本開始迅速上升,人工成本和土地 成本是推高農產品生產成本的最主要原因。1992—2018 年,剔除物價上漲因素, 中國小麥每畝人工成本實際增長了 1.7 倍,每畝土地成本實際增長了 6.2 倍。2018 年,水稻、小麥和玉米的人工和土地成本佔總成本的 比重分別達到 57.94%、63.27%、55.55%。中國主要農產品生產成本快速增加,使得主要農產品的貿易比較優勢逐漸喪失,農產品貿易逆差不斷擴大。根據商務部統計資料,中國農產品貿易逆差從2005 年的14.6億美元增至 2018 年的712.8 億美元。
3、經費投入佔比較低,2005年之後農業科技進步較慢。農業科技進步未能驅動農業 TFP 實現有效增長是中國農業競爭力總體下滑的重要原因之 一,農業科技投入相對不足是農業科技進步未能突破瓶頸的重要因素。2016 年, 中國農業科技經費投入佔第一產業 GDP 的比重在 0.76%,明顯低於全國總科技 經費投入佔 GDP 的比重 2.12%。農業全要素生產率(TSPI)是一個綜合測算農業經濟效率的統計指標,《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0》中指出:以 2005 年為界,代表農業技術進步的技術變化指數(ETI)對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指數增長的貢獻從1978-2005年的超過100%降低至10.45%,年均增長率從4.08%降低至0.23%。技術變化指數的佔比以及增速的大幅下滑證明了自2005年以後,我國農業科技進步緩慢,提高農業科技的發展刻不容緩。二、未來農業有望重點發展的方向藏糧於技戰略在繼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後再次在本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及,可見中央對發展農業科技的決心,在補短板的指導方針下,我國農業科技未來有望重點發展的領域有:
1、生物育種從植物育種方面來看,中國耕地數量有限,糧食生產關鍵之舉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研究顯示,國際糧食總產增長的20%依靠播種面積的增加,80%依賴於單產水平的提高,而單產增加主要源於良種的科技進步。種子對於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極其重要,它在農業生產的作用,相當於工業生產裡的晶片。一方面,我們需要傳統的種子資源基因保留下來,建設好種子庫。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提高育種技術,讓好的種子實現增量商品化。從畜牧育種方面來看,根據USDA的資料,遺傳育種對生產效率的提高貢獻佔比高達40%,遠高於排名第二的營養飼料20%的佔比。經過育種後,每頭豬消耗糧食從1962年的410公斤降低至2002年的273公斤,瘦肉生產量從34公斤增長至45公斤。因此,發展好畜牧業育種在減少我國對外依賴的同時,還可減輕因飼料產生的糧食壓力,提高經濟效益。加強生物育種有望提高種業准入門檻,龍頭公司因先發優勢將更易獲得更高市場份額,行業格局有望進一步最佳化。
2、轉基因技術我國在轉基因植物方面的成績斐然,但與以美國為代表的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據 ISAAA 統計,截至 2016 年底,全球有26個國家種植了轉基因農作物,種植面積與1996年相比已經增長了100 倍以上。當前美國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最大,約佔全球總種植面積的40%。中國在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中排第6位,佔全球種植面積的比例較低,僅300萬公頃左右,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從2019年底開始,我國10年來首次在主糧領域向國產轉基因作物批准頒發安全證書。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召開,或將進一步加速轉基因商業化程序。
3、農業機械化"廣西的甘蔗為什麼比巴西貴很多?因為巴西甘蔗生產幾乎完全機械化,在廣西目前仍主要依靠人工,現在人工成本越來越高。"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很低,每100平方公里可耕地上的拖拉機僅為77臺,而日本是中國的58倍。當前農村勞動力流出及老齡化,倒逼農業自動化加速。農業從業人口從 2009 年的 6.89 億人下降到 2019 年的 5.52 億,下降了近 20%。此外,農村常住人口中,65歲以上人口超過1億,佔比超過18%,遠高於全國平均12.6%的水平。若農業自動化能夠預期推進,可釋放 80% 的現有農業勞動力,約1億人。這不僅能夠滿足老齡化帶來的近 7000萬勞動力缺口,還能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其他的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