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供應鏈模式,上游的漁業領域後,中間的環節有著不少的中轉環節,包括商販的多次倒賣,這時候無論是新鮮度還是食品安全方面都沒有很好的保證。即便目前有很多主打產地直採直銷、本地供應的電商,依舊無法脫離透過中間商環節獲取貨源的模式。
面對中間環節如此多的生鮮供應鏈以及生鮮冷鏈,如何透過更現代化、智慧化的技術與商業模式變革,做到生鮮食材的更新鮮更安全呢?
在當前海上產業以及漁民、中間商等存在多種複雜的情況下,可以先從上游的漁業環節入手。基於北斗導航系統為廣大漁船以及漁民提供海上通訊服務,從源頭開始進行升級,而後在中下游的產業鏈結合網際網路,推動整一個產業的智慧化升級。
依託北斗系統解決海上通訊的問題後,透過搭建線上的平臺以及資料庫,整合買賣雙方的供需資訊。然後透過消費者/採購方透過線上下單,漁民即時捕撈的方式來最大程度保證生鮮食材的新鮮度。這樣做可以免去了以往的中轉倒賣環節,藉助網際網路的方式深入開發漁業資訊資源,全面提高漁業的綜合生產力,推動智慧漁業的程序。
與此同時,還應結合北斗的定位授時技術以及大資料,建造一個生鮮供應鏈溯源系統,對生鮮供應鏈實現實時監控,保證生鮮食材的品質。溯源系統以北斗系統為核心,透過北斗實時定位以及精密授時的技術,記錄生鮮食材的採集位置和時間資訊,結合現場的影象資訊以及物流運輸期間對生鮮食材溫度、溼度,物流配送的速度等多維度、持續性跟蹤與監測,實現生鮮食材從捕撈、進港卸貨、裝箱、運輸等全程追溯,確保消費者買到放心的海鮮。
當然,非觸式預包裝技術、超低溫液氮凍加工技術以及冷鏈倉儲基礎設施的改善與建設,對於生鮮食材的保險以及智慧漁業的發展也有著不錯的推動作用。
據瞭解,當前全國7萬艘漁船都安裝上了北斗終端。
基於廣度與深度佈局,對傳統漁業、傳統生鮮供應鏈以及生鮮冷鏈的網際網路化改造,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
提高我國海洋漁業養殖效率;解決產品結構單一雷同,提高名、特、優和高階產品比例。在北斗導航系統的助力下,結合網際網路的改革可以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漁業產業的轉型升級以及智慧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