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何伊凡
馬廷東彎下腰,摸了下草莓的葉子,又抓起一把泥土捻開,檢視疏鬆程度與溼度。
第一縣”遼寧丹東東港。他43歲,髮際線已明顯後退,作為丹東聖野漿果合作社理事長,正參加一場特殊的比賽,對手是人工智慧。這就是聯合國糧農組織技術指導下,由中國農業大學和拼多多共同發起的“人工智慧VS頂尖農人”草莓種植大賽。
馬廷東的頂尖農人隊能贏嘛?東北與雲南的溫度和土壤環境差別很大,幸好他們在用肥、用水、溫度控制、結果密度上有豐富經驗,可以隨時調整。不過,草莓種植最典型的特徵是不能犯錯,從育苗、選苗、栽種,到施肥、澆水、用藥、採摘,都需要精心照料,否則後期難以補救,這意味著更精密的人工智慧大有用武之地。
經過半年較量,AI在口味上最終不落下風,產量上還勝過人工隊,馬廷東也並不認為自己是輸家,這意味著人工智慧在草莓種植中具備了落地的能力,他們的經驗可以沉澱為資料,在他老家丹東,如今溫室大棚可以基本實現全自動。不需要人工操作,探頭就可探測溫室裡的溫度、溼度與二氧化碳濃度,並自主控制捲簾的收放。
草莓AI種植技術
2020年,疫情衝擊之下,幾乎所有行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打擊,也大大推進了數字化程序。劫後重生過程中,企業開始快速部署數字化應用,從供應鏈、全渠道運營和智慧化決策各個核心環節,提升數字化能力,並反思數字化成熟度不足所造成的缺陷。
歷史正在大拐彎處,這場宏大變革中,農業也席捲其中。由於處於商業毛細血管終端,流程複雜、影響因素多源、工藝落後,農業一直是網際網路化最後一個堡壘,但是數字化浪潮將衝潰它陳舊的堤壩。從丹東的草莓到瀾滄的三七,從煙臺的蘋果到瀘水的沃柑,從望謨的板栗到興化的河蟹,從涼山的石榴到湘潭的蓮子,這些農產品的全價值鏈,都正在發生改變。
草莓種植大賽的結果,2020年12月16日在多多農研科技峰會上公佈,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資訊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趙春江在會上談到,目前中國農業數字經濟規模是5778億元,預計到2025年能夠達到1.26萬億元。
草莓AI種植技術比賽獲獎者
在新一代農人,政策、技術與大公司協力推動下,三農正發生深刻變革。數字化將成為鄉村振興最有力的按鈕,當你進入中國商業的毛細血管,不難發現,科技公司的創新,並不只是火箭上天、高鐵入地或者腦機介面,也可能從田間地頭開始。這不是基於存量利益的搏殺和再分配,而是重塑供給與需求,創造全新增量。
1
全價值鏈變革
院士也搞直播帶貨
瀾滄地處西南邊境,距離昆明700多公里。與緬甸相望,這裡陽光充足、雨水豐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只是五山六水縱橫交錯,境內超過70%都被森林覆蓋。
瀾滄主要居民,是從原始社會直接跨越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少數民族拉祜族,長期限於貧困。院士在這裡教種地,拼多多在這裡教開店,到2020年11月14日,它終於脫貧了。
從2015年,中國工程院對瀾滄定點扶貧。朱有勇院士進入了邊陲之地。他開設了技能培訓班,首選作物是林下三七和冬季馬鈴薯。
林下三七,是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功效的珍貴中藥材,中國95%以上的三七產自雲南。只是大面積種植三七會引發“連作障礙”,即 一片土地種植三七後,會使根際土壤微生物群落髮生變化,土傳病蟲害增加,10-20年內都無法再次種植三七。若要防止病蟲與快速成長,又離不開肥料與農藥,讓三七品質大大降低。
朱有勇發現,實際上,早在1980年代,朱有勇就開始探索採用物種相生相剋的道理,來解決農業難題。他發現思茅鬆鬆針的化合物,對三七病原體有明顯抑制作用,松林環境可以提供天然“涼棚”。
2016年,朱有勇帶隊在瀾滄種了5畝試驗田,結果大獲成功,瀾滄適合林下三七生長的思茅松林就有40餘萬畝,到2018年,林下三七種植面積就已擴充套件到了近了7000畝。
從進入瀾滄以來,除了林下三七,朱有勇還在瀾滄開辦了冬季馬鈴薯、畜禽養殖、冬早蔬菜、中藥材種植等多個技能培訓班,培訓學員超過1500人,種出的冬季土豆比臉還大。
產量增加了,還要打通銷售環節。2019年11月拼多多加入,這個月的11日,雲南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竹塘鄉雲山村,迎來了首批身穿迷彩軍訓服的電商學員。這些來自全縣20個鄉鎮、年齡從20~50歲的60名首批學員,會在半年參加三次集中授課,從零學習如何開店、如何提高店鋪運營效率等電商知識,並將在拼多多開設屬於自己的網路店鋪。
朱有勇院士自己也身體力行做直播,不但坐在鏡頭前,還下田挖土豆,秀自己青椒炒土豆絲的廚藝。
從種植、管理,到收穫、售賣,電商班開設再到院士直播帶貨,瀾滄土豆等農特產品構建了一個從生產到銷售的完整扶貧閉環。
過去農產品面臨的尷尬,往往是“酒香卻怕巷子深”,農業數字化要解決的問題是,是讓更好的酒走出巷子,最佳化生產環節,壓縮流通環節。
距離瀾滄縣約1100公里的怒江州瀘水市,也正掀起一場農業數字化風暴。
拼多多有一個創新扶貧助農模式“多多農園”,即實現消費端“最後一公里”與原產地“最初一公里”直連。2019年7月,“多多農園”工作小組走進瀘水市下轄的老窩鎮老窩村。經過近一個月調研,選擇了適應高山峽谷地理特性的晚熟沃柑,與當地上百年種植歷史的香櫞套種,他們還首次在怒江大峽谷裡,引進了水肥一體智慧滴灌農業高科技裝置。
拼多多的“多多農園”
此專案同樣有科學家參與,這裡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原華中農業大學校長鄧秀新的工作站。鄧秀新依據當地光照充足且空氣溼度較高的氣候特徵,以及“兩山一水”的地理條件,也提出了“發展沃柑種植”的精準建議,替代了之前主要種植的玉米。
為方便沃柑種植規模化,同時降低勞務壓力,沃柑基地引進了“藥肥一體化”智慧管理系統,透過該系統的機房,工作人員可以透過儀器裝置實時觀測全範圍的空氣溫度、空氣溼度、土壤溫度、土壤溼度等資料,在電子螢幕上還能直接選擇要進行管理操作的園區,透過手機進行遠端操控,就能完成對應園區澆水、施肥等工作。
如今,334畝基地僅需1名工作人員就可完成日常管理、維護工作。瀘水市是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邊疆、民族、貧困、山區、宗教、直過”地區典型代表。延續千年的生產方式徹底改變,沃柑長勢幾乎肉眼可見,基地成了村寨田間學校。
種的好還要賣的好,“多多農園”瀘水橘櫞專案創造了新的扶貧模式。幫助老窩村132戶建檔立卡戶為主體成立合作社,返鄉大學生作為新農人,負責日常種植、運營和銷售等事宜,合作社先期利潤大頭分配給檔卡戶,等到132戶檔卡戶脫貧後,利潤大頭歸屬村集體,覆蓋全村所有人。
唯有多方協同,才能實現一體化產業閉環,既推動農貨上行,又大面積帶動現代產業下沉,推動邊緣地區新鮮農產品直達城市家庭,形成良性迴圈。
2造物始於造人
當後浪湧向田間地頭,對傳統農業將形成怎樣的衝擊?
於芳業是煙臺蘋果出口大王,打拼近30年,“芳業果蔬”已成為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市場的知名水果品牌。2018年他遇到了兒子於凱的挑戰。於凱是個“95後”,從利物浦學習歸來後的當天晚上,就和老爸提出“要當電商領域富一代,不當傳統果業富二代。”這對和蘋果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於芳業來說,覺得有點像毛頭小子的異想天開。
芳業果蔬
其實,最初於凱也對線上運營一臉懵,對於怎麼發貨,怎麼美化圖片,怎麼導流都不熟悉,他以拼多多為學習平臺,掌握了全套玩法,最初一個人忙活,四五天才賣出去一兩單。於芳業根本就沒把兒子這點小生意放在眼裡。
兒子的玩法和他有很大不同,於芳業在一單發貨之後,生意就結束了,但對於凱而言,這是生意的開始。每單產品發出去後,他會一直追問客戶反饋。即使2020年春節期間不能發貨,但他仍在維護客戶,積累了18萬粉絲。
如今,於凱每天發貨超過四萬單,銷售總量已遠遠超過了於芳業。
同在煙臺的“95後”於本誠,也是“果二代”,只是他臨危從父親手中接過生意。於本誠的父親於基東,也做外貿生意,把太婆梨發往俄羅斯。
但是2019年年8月,俄羅斯暫停從中國進口梨果類產品,於家的冷庫裡已經堆滿了新上市的太婆梨,共有150萬斤。於基東只好和妻子去全國各大批發市場找門路,但是把價格砸到了收購價的三分之一,只有8毛錢一斤,依然賣不出去。
於本誠畢業後,本來在壽光一家電商公司上班,現在家中遇到困難,只能趕緊辭職回來幫忙。他沒有去跑批發市場,8月底,在拼多多開了第一家店鋪。從日銷0單開始,每天迭代,很快賣到了日銷1000單。
他也是在教訓中成長,如太婆梨需要放幾天才會軟糯香甜,使用者收到時往往還是硬的,他因此常常接到客戶投訴,說梨硬的像石頭。本來,他在包裝盒上貼了食用指南,收到使用者電話就逐個解釋,後來才意識到要在店鋪商品詳情頁內標註食用指南,把提示前置。
一年後,到2020年8月底,他不但早早賣光了150萬太婆梨,還開始建設3000平方米的新冷庫與包裝車間,於本誠的野心是把銷售品類從太婆梨逐漸擴充到整個煙臺水果。
安徽女孩孫鬱晴生於1996年,她是位“莓二代”,種植草莓是家族生意。她的母親瀋海燕,在安徽長豐縣創辦了豔九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可培育300萬株脫毒草莓生產種苗,還曾獲得世界草莓大會金獎,公司僅育苗的年收入即達到數百萬。看起來女承母業也是一種選擇,但孫鬱晴天生就對草莓植株過敏。
孫鬱晴從安徽農大植保專業,交換到美國科羅拉多州州立大學學習兩年,又在2020年剛拿到美國東北大學研究生獎學金。她自己立志要把農業與AI結合,至少要先全面資料化,而這是母親的知識盲區。
回國之後,孫鬱晴想再試一下看能否克服過敏。於是像馬廷東一樣,同母親參加了“人工智慧VS頂尖農人”草莓種植大賽,組成了頂尖農人中的唯一一支女性隊。
兩代人的思路,在共同作戰時產生了碰撞與融合。瀋海燕經驗豐富,但曾屢次在自然災害中受到損失,創業不久遇到水災,2012年又遭遇高溫乾旱,2018年恰逢雪災,每次都是損失上百萬。
孫鬱晴之前連花都沒養過,剛下地時,聽到的最多一句話就是:“跟我們幹一年就會了”,但年輕人喜歡有全年計劃,她認為,要把種植經驗變成數學模型。
過去水肥、光照、溫度、病蟲害防治,都靠經驗預估,例如在施水肥和病蟲害防治時,大學生們說用量太多,但是阿姨們不接受,認為過去就是這樣。隨著比賽進行,兩代人都意識到種植決策要建立在精準資料基礎上,資料一出來,誰都不再多說話了,就按照資料指導辦。
數字化農業
造物始於造人,沒有新農人的數字化,難以實現農業的現代化,不過,要吸引年輕人進入農業,除了解決收入之外,還要解決文化衝突。他們難以接受傳統的種植與溝通方式,藉助數字化工具,才能彌合代溝,讓新農人職業化。
3創新在“低”處
“風能夠吹熄蠟燭,卻能讓篝火越燒越旺”。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反脆弱》 一書中如此寫道。數字化革命,就是讓農業從蠟燭變為篝火,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增加確定性。
現代農業風險早已不同於傳統農業風險,它不僅包括洪澇乾旱等自然風險,還包括貿易風險、政策性風險等,以科技賦能農業,以數字化提升全價值鏈,是與不確定性博弈的重點。
2020年疫情對農業從生產端、流通端到銷售端,都產生了衝擊,如果沒有數字化能力全面、深入部署,根本無法有效應對疫情所造成的生產和經營性難題。
數字成熟度不足拖累了農業面對危機的抗壓力和疫後重建的恢復力,而疫情所帶來的直接衝擊和長期影響更促使農業思考數字化部署的空間,而如果有了一定的數字化能力的積累,則有可能化危為機 。
於本誠在經歷家族企業的俄羅斯出口危機後,對“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就深有感觸,這次出口受阻逼著家族把生意提前轉型到線上,到2020年,才發現這其實是一次提前演練。當時,多數做出口生意的同行都在那裡等著,沒去想其他方法,希望過了年之後時候能夠放開出口,而於本誠家的生意則成功轉型。疫情到來之後,線上生意影響較小,再加上拼多多又推出了抗疫助農活動,他家的太婆梨很快全賣光了。
可見,新基建不僅存在於工業,同樣存在於農業,農業的底層邏輯正在發生變化。
在農業保險領域,技術正成為風險防控的新工具,從2012年開始,中華保險就使用遙感衛星,多少畝田地受災,多少牲畜死亡,從空中一看,就很容易定損。它們在東北乾旱、新疆雹災、山東“利奇馬”颱風災害處置時,都曾充分利用遙感技術評估,大大提高了農險查勘理賠效率和精準度。
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郭慶華所建立的北京數字綠土科技公司,把無人機與鐳射雷達系統結合,能夠滿足大面積田間作物三維表型資料的採集,與傳統高解析度相機、高(多)光譜成像感測器等相互補充,在農作物的調查、監測、管理等方面,提供多源資料作為支撐,這增強了作物產量和質量的確定性。
經過疫情考驗,農業的數字化程度更將向前邁進一大步,特別是發生流通領域的變化,將引發全鏈條的效率提升。
一家因為疫情今年3月才開始發力拼多多的新店鋪,只有一個核心品類湘潭蓮子,卻用了6個月時間,銷量就達到了90萬單。如今每天近萬單,按最小的一斤包裝,也有5噸,相當於40畝蓮子總產量,還有約20%是回頭客,這就是“老農派蓮子”的自救成績單。
老農派蓮子創始人叫譚宇翔,他是蓮子之鄉湘潭本地人,疫情之前模式主要集中線上下,一個電話就是幾噸的生意。另一部分是海外出口,主要是銷往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雖然在2019年3月,他就開通了拼多多店鋪,但一直處於零運營狀態,因為他根本就看不上每次幾斤的TO C生意,也不知道使用者從哪裡來。
但疫情爆發後,出口完全停滯,線下批發也銳減,從農戶和合作社收來的蓮子堆在倉庫。這倒逼譚宇翔重新想到自己在停運狀態的電商店鋪, 出乎意料的是,由於質量好、價格低,減少了中間環節,再加上消費向線上遷移,線上店很快起量。
在傳統批發模式下,蓮子從採摘、晾乾、去殼加工到打包發貨、物流運輸,等到了使用者手中,可能已有數月之久,但在新電商模式下,只需要不到一週時間,因為譚宇翔可以根據系統預測次日單量,提前一天做好蓮子的去殼、去芯加工,並分裝入袋,訂單來了後就直接發貨,充分體現了原產地的優勢。
過去譚宇翔做線下生意,蓮子要經過農戶、合作社、收購商、產地批發市場、目的地批發市場、零售商等至少六七個環節,現在老農派從農戶和合作社手中拿貨,加工之後直接透過拼多多銷售,出廠價即銷售價。同樣一包一斤裝去芯白蓮,線上下超市賣到50元,但老農派在電商平臺上價格才22元左右,依然有利潤。
農業植根於土地,圍繞它的變革也需要很接“地氣”。這一輪科技公司推動下的變革,看起來未必多麼高大上,但卻是從最緊要處入手,它並非與農民爭利,而是對農業的效率提升、效果最佳化。一個嶄新的數字化農業時代,正緩緩拉開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