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中國豬肉價格漲幅已明顯回落。據飼料行業資訊網資料統計,11月4日全國各省外三元豬均價為37.59元/公斤,較上一日下跌0.25元/公斤,較上週同期下跌0.14元/公斤。另外,4日全國27省、直轄市範圍內,僅有1省份豬價上漲,26省份豬價下跌。豬價已進入相對平穩的階段,但與此同時,其替代肉製品卻依舊保持上漲勢頭。
豬價推動替代肉類價格上漲?蛋農每月多賺1萬元!
據央視財經11月4日報道,白條雞的批發價格已經從2019年第34周的17.70元上漲至第44周的21.19元,儘管上漲幅度難與豬肉相比,但對於非首選需求的雞肉來說,這樣的漲幅也是相對少見。之所以會出現如此漲幅,主要還是因為近期豬價保持高位進而推動了雞肉成為肉類的首選需求。
雞肉需求的上升自然帶動了整個肉雞產業鏈。比如,雞蛋近期也出現了供不應求價格上漲的現象,有養殖戶還表示,由於日產日銷,每個月能多出1萬元左右的收入。此外,7月份雞苗價格還在每羽4.54元左右,但到10月,每羽價格已經上漲至10元以上。有訊息指出,雞價大幅走高,整體補欄意願強烈,這還將進一步推高雞苗價格。
另外,同樣作為豬肉替代品的牛羊肉等價格也出現不同程度上漲。權威資料顯示,截至上週四,牛羊肉每公斤已分別上漲1.2%和1.7%。
不過,中國農科院專家表示,目前肉雞各環節的產能都在增長,從肉量來看,同比去年增加約15%,加之隨著豬肉價格趨於平穩,雞肉價格同樣也將逐步企穩,將不會出現大幅上漲的情況。
豬肉進口量突破200萬噸?中國出三招遏制豬價上漲
豬肉等價格趨於平穩,這顯然與國家連續“放大招”有很大的關係。其一,國家正加大儲備肉投放。據悉,中國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備的中央和地方儲備肉體系,有較大規模的豬肉儲備,能夠起到應急供應和一定程度的市場調控作用。而在國慶節前,國家已向市場投放中央儲備豬肉1萬噸;而從9月初至今,國家累計已投放豬肉30000噸,以確保市場豬肉供應充足。
其二,推動生豬出欄量。當前,中國正鼓勵養殖戶擴大養豬規模,加大豬肉的供應。例如,十月中旬,養豬第一大省四川就對外宣佈,一定會完成全省今年4008萬頭生豬出欄任務;廣西省更是“攤派”養豬任務到各市,力爭今年第四季度出欄500萬頭生豬等。
其三,加大對多國豬肉進口。據官方資料顯示,截至9月份,中國今年豬肉進口量累計132.6萬噸,同比增長43.6%,創歷史新高。有業內專家預測,今年中國的豬肉進口量或許將超200萬噸;其中,包括巴西、阿根廷、德國、丹麥、北美等國家的豬肉正在來華的路上。
隨著“大招”影響力的逐漸顯現,國內豬肉供應偏緊的現象必然能夠得到緩解,豬價自然沒有上漲的空間;而在這樣一種利好趨勢的帶動下,雞肉、牛羊肉等替代肉製品的價格也將從短期內的小幅波動迴歸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