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向來都是“靠天吃飯”,尤其是傳統小農作業,獼猴桃也不例外。極有可能辛辛苦苦一整年,遇災一年又白乾。
果農對氣候和自然災害的抗擊能力實在有些不堪一擊,比如今年洪澇、冰雹就對獼猴桃造成了極大損傷。
另外,由於種植方式傳統,有時還要受限於勞力的不足,在效率和效果上大打折扣。
不過,接下來的這些新科技能有效解決痛點,如果大範圍應用,有望讓獼猴桃產業不再“靠天吃飯”。
人工智慧機器人1、採摘機器人
紐西蘭的奇異果是國家最具代表的水果,總銷量佔據了全球33%的市場,全球供應超過了50億顆,銷量佔據世界第一。
而就這樣的支柱型產業也曾受困於採摘季勞力短缺的境遇,所以,就在2017年時,紐西蘭就研發問世了自動採摘機器人,轟動一時。
原本採摘時需要大量季節工人,先將奇異果摘到自己的包裡,再把滿了的果子倒到拖車箱,由拖車拉走。
而現在,機器人可以同時4只機械臂開工,自動摘下奇異果落入管袋裡,最後傳送到頂部收藏盒,裝滿後機器人直接送走。齊活!
是不是很簡單?看起來確實是。
但其實,奇異果外皮比較細嫩,很容易一個不小心造成機械擦傷,對奇異果的商品性有很大影響。
所以,採摘過程一定要非常柔和且高效。
採摘機器人具有深度學習和判斷的能力,知道哪些奇異果熟了可以採,也知道哪些還沒熟要先留著。
除此以外,它的機械臂手採用輕輕抓握和掰斷奇異果蒂方式,對奇異果的損傷力求最小。
據悉,這種機器人的投入,預計將使紐西蘭的水果採摘業成本削減60%。
目前仍在試用推廣中,但未來可期。
2、授粉機器人
同樣是奇異果,原本開花時需要掛個小壺壺人工授粉,但現在可以直接操作機器人,用授粉器對著噴灑。
流暢的一波兒!
然後等果子長出來以後,將授粉器換成計數器,機器人開一圈就能大概知道果園的產量。
大資料系統現在各行各業都在講大資料,可以說大資料為社會發展帶來了相當大的便利和機會,但由於農業的特殊屬性,在這個方面一直使用並不廣泛。
不過,隨著科技進步愈發快速,大資料系統在農業方面的應用也在逐步增多起來。
也因為大資料的助力,讓獼猴桃可以不再“靠天吃飯”。
貴州被專家稱為“最適合獼猴桃種植的地區之一”。其修文縣的“修文獼猴桃”不僅聞名遐邇,更是當地的農業主導產業。
早年也是如同其他地區的獼猴桃一樣採用傳統的種植方式,會因為天氣狀況和種植技術等各方面原因造成不理想的採收結果。
但近年來,修文縣在獼猴桃種植上引進了大資料系統,每個桃園區都設有物聯網小型氣象監測站,可透過採集空氣和土壤中的各種資料,實時瞭解獼猴桃的生長情況。
未來甚至有望建立病蟲害預報預測和災害性天氣預警系統,保證獼猴桃處於最佳的生長狀態。
相關統計顯示,透過大資料精準指導農戶使用農業投入品,修文每畝節本增效約2000元左右,全縣18萬畝獼猴桃可實際增加產值約3.6億元。
有點類似於紐西蘭佳沃奇異果的標準全產業鏈,用科技助力每一個環節,減少人為的主觀因素,讓獼猴桃產業插上“起飛的翅膀”。
其實,還有很多不同側重點的黑科技圍繞著獼猴桃的種植、採收、保鮮、貯存、運輸和銷售各個環節展開,雖然未必都已大範圍應用,但逐步的嘗試會讓行業生產變得更加科學化和可控化。
未來可期!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