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我國既是養豬大國,也是豬肉消費大國。從2010年到2019年,生豬平均年出欄超6.8億頭,佔肉類比重超60%。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農業產業生產效率已成為大勢所趨。

養殖業作為農業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人工智慧投資者的“寵兒”,備受業內外人士關注。

1. 解決生產效率低下

資料顯示,2017年我國規模化豬場生豬出欄佔比46.25%,而2018、2019年豬價高企,又有大量散戶大量進入市場,現如今的規模化程度只低不高。而發達國家代表美國,前十大生豬生產企業產能佔比超過40%,其生產過程標準化程度也遠超於中國。規模化程度低代表自動化程度低、效率低下,國內豬場平均生產力水平也會遠低於發達國家。而人工智慧在養豬業的發展就成為一個契機,用來提高豬場管理效率,增加豬業產出,同時保障生豬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智慧養豬管理系統與智慧硬體裝置相結合,人工智慧在養豬業的發展就成為一個契機,用來提高豬場管理效率,增加豬業產出,同時保障生豬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智慧養豬管理系統不僅想用人工智慧改變養豬業的生產管理效率,還想將人工智慧技術用來進行豬病自動診斷和智慧監測。

2. 解決管理水平落後

影片視覺化、個體識別讓資料管理“智慧化”,提高豬場管理效率。智慧養豬管理系統利用個體識別視覺化演算法、豬場影片視覺化等人工智慧技術,實現豬隻的個體識別和標註,智慧盤點,並且還能自動識別豬隻體長、體重、背膘、活體率、品種,自動錄入相關資料,豬場管理人員可以隨時線上檢視豬隻檔案、生長狀況,觀察豬隻情況,發現問題及時人為干預。

智慧養豬管理系統結合大資料、人工智慧技術,將收集了好幾年的全國豬病大資料應用於豬病診斷,隨著資料量越來越大和資料質量越來越高,透過演算法模型,不斷進行測試、回答、檢查答案來訓練,自動校對原有診斷及治療模型的準確性。後期,智慧養豬管理系統的自動診斷系統還會透過不斷的資訊採集、解析、思考、學習,不斷更新和優選解決方案。

11
最新評論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繼“煤改氣”後,“煤改生”也有優惠福利,農民:別折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