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了半年之久的生豬價終於有了起色。隨著豬肉價格蹊蹺反彈,“業內龍頭聯手抬高市價”的傳聞也不脛而走。事情果真如此嗎?
據大宗商品資訊公司卓創資訊:全國生豬均價在2013年12月2日達到15.88元/公斤的小高峰,自此之後,便一路狂跌,最低的時候生豬出欄價每公斤僅為8.6元,為15年來的最低水平,平均每頭虧損400—500元。雛鷹農牧、大康牧業、羅牛山股份、牧原股份、新五豐這五大上游生豬企業,在2014年一季度,更是創下1.87億元的虧損總額。
考量養豬行業盈虧有一個重要參考指標——豬糧比,即生豬價格與作為生豬主要飼料的玉米價格的比值。
中國把6∶1定為盈虧平衡點,高於這個點養豬戶就盈利,低於這個點養豬戶就虧損。當豬糧比低於5∶1時,即代表經營進入紅色預警區。2014年1月14日,全國平均豬糧比首次跌破平衡點,為5.92,到了4月份,最高豬糧比僅為4.8∶1,養豬業陷入深度虧損的陰霾。
觸底之後,豬價在2014年5月份開始離奇暴漲。4月30日,全國生豬均價僅為10.84元/公斤,經過一連20天的暴漲後,截至5月20日,平均每公斤生豬肉價格達到13.64元。短短20天內,漲幅高達25.83%。歷史上的最近一次暴漲是2011年,生豬價格從7.5元漲到10元,漲幅接近30%,但也花費了長達50天的時間。而這一次,相似的漲幅卻只花了一半時間。
2014年4月17日,發改委召集金鑼集團、中糧集團、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幾家行業龍頭企業開會,針對國內生豬價格持續低迷的情況進行商討。在該座談會後,金鑼、溫氏等屠宰企業便率先提高生豬收購價格,豬價從此步入上行通道,甚至開始瘋漲。面對如此突然的漲價,諸多養殖戶、屠宰企業直言“看不懂”,龍頭企業聯手助推的傳聞也不脛而走……
面對質疑,龍頭之一的雙匯回應道:“抬價?臣妾做不到啊!”“瘦肉精”危機過後,國內生豬養殖規模化程度提升明顯,但是目前仍然高度分散。2013年1—9月,全國生鮮豬肉產量3604萬噸,雙匯、雨潤、福斯食品(金鑼)等市場份額前八名供應量僅佔全國總量的8.78%。而中國年出欄1—49頭生豬的小型養殖場佔比達到58.4%。
豬價持續低迷時,壓欄囤豬需要繼續投入飼料等成本,不淘汰母豬會無法回籠資金。很多養殖戶在生豬尚未達到出欄體重時就提前賣掉,導致生豬存欄
量大幅下降。一旦養殖戶大量淘汰、宰殺母豬,豬肉價格必然暴漲,從而吸引許多人“入市”,產能過剩後再現低迷。
這樣的漲跌週期一般以一年半到兩年迴圈一次。賺一年,平半年,賠半年,迴圈往復。例如,豬肉在2004年、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2010年都是虧損的年景,但是隨之而來的2005年、2008年、2011年都是暴利的年份。
然而,在2013年豬肉價格回落的週期如約到來之後,2014年的虧損行情卻有所延期。原因有三:一是大企業增多,抵抗風險能力較強。壞年景到來,
他們一般都會選擇堅持觀望,而不是低價拋售。市場淘汰速度減慢——目前,中國養豬行業中,500頭以上規模的企業佔據38%;萬頭以上的佔據20%。二是春節期間居民儲存肉類較多,節後需求偏少,進入傳統豬肉淡季。三是受節約型社會政策影響。國內餐飲行業的消費總量下降了30%,而餐飲行業中豬肉的消費量因此下降了10%。
之後的豬價暴漲則與2013年年底與2014年年初的病疫和天氣有關。同時,由於國外出現了肉價暴漲的情況,進口豬肉與國內豬肉價格產生倒掛現象,國外豬肉的價格優勢失去了,間接拉動了國內的豬肉消費需求。
大型企業也在此過程中“推波助瀾”:一些大型屠宰場的生豬屠宰量出現了30%—50%的下降,另一方面,豬肉加工企業提高了凍肉的收購價格,每噸價格最高提高3000—4000元。這無異於向市場給出了價格上漲的訊號。
糧食有國家最低保護價,為什麼豬就沒有?
實際上,豬肉價格並非完全由市場調節,跌破“紅線”或暴漲,政府就會出手“收儲”或“拋售國儲肉”,幫助平穩物價。
但由於養殖和屠宰屬於生豬生產的兩個不同環節,分別對應不同的經營主體,豬肉收儲政策不能直接作用於養殖環節,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豬肉價格週期性波動的問題。
而過分的干預,也會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例如,2007年豬價大漲時,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僅財政就有10項,包括能繁母豬補貼、能繁母豬保險、疫病防疫補助等,結果各路資本紛紛湧向養豬業,導致產能過剩。
如此急漲急跌,不少人猜測此次價格升高又是“曇花一現”。根據經驗,生豬價格只有兩個月以上的持續上漲才意味著供需基本面發生了變化,而現在生豬市場沒有出現明顯的產能淘汰,近期的豬價上漲還可能阻止剛剛開始的淘汰母豬程序,再次帶來豬價的“跌跌不休”。
摘自:《魔鬼經濟學》 — 騰訊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