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近40年來,餐飲業的發展勢如破竹,增長了500倍。其中,又以水產的發展至為矚目,在夜宵、宴席等細分類別裡紛紛誕生出多個標杆產品,發展勢頭與規模遠超從前。

在水產消費群體當中,80、90、00後近5億人成為餐飲業的消費主體,以小龍蝦為例,2018年產量163萬噸,總養殖面積1680萬畝,相關行業可達500萬人就業。以爆品酸菜魚為例,魚片、酸菜、料包,有企業僅靠這三個就可以年開店上千家,五年內進入百億級陣營;各個城市餐飲的活化石就是當地小吃,是常年銷售爆品之一;主要消費群大都集中在20-40歲人群。

目前水產流通業產值7000億,魚蝦成為年輕人的最愛,大大加速了水產品發展。對此,有分析認為,中國進口海產品增長快速得益於中國與多個國家自由貿易的穩步推進、消費市場對優質海產品需求的快速擴充、跨境電商逐漸成熟以及航空物流的充分保障等多重因素。

9月25日,湛江國聯中國水產品消費轉型升級高峰論壇上,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湯慶順就國內餐飲消費局勢說道:“ 2018年餐飲消費達42000億,但在今年上半年就達到21000億,增速9.4%,到年底預計實現47000億。”

他還表示:除了餐飲消費金額增長迅速外,中國餐飲消費還出現了年輕化、品質化(就餐環境,產品口味,顏值等)、健康化的特徵。健康化的表現是消費者少吃紅肉(豬牛羊),多吃白肉(魚蝦雞),未來水產品更有利於健康。水產品近幾年以8%的消費速度進行增長。

除消費群體變革,政府政策輔助、大型企業擴大供應鏈、各大跨境電商平臺在加速線上線下融合等都在促進水產業強勁的發展。

自貿政策頻出,推進水產品貿易增長

近年來,在經濟貿易領域,中國堅持開放合作政策,與多國開展自貿合作,多年連續下調進口關稅。2017年末中國對三文魚、蟹類、龍蝦、鮑魚以及北極甜蝦等近年來活躍在中國市場的“網紅”產品實施降稅,2018年對200多項海產品的進口關稅大幅減免,包括魚類、甲殼類、軟體類動物在內的221項產品進口關稅下降了2%~10%。

自2019年1月開始,中國對進口自紐西蘭、澳洲、冰島、祕魯等國海產品進口實施零關稅,具體主要涉及的產品有金槍魚、羅非魚、冰鮮及冷凍鱒魚、冰鮮及冷凍大馬哈魚、冰鮮及冷凍大西洋鮭魚、比目魚、大菱鮃、沙丁魚、鯖魚、竹莢魚、鱈魚、銀鱈魚、生蠔、扇貝、貽貝、魷魚、鮑魚、龍蝦、螯龍蝦、海蔘等產品。

隨著開放合作政策的不斷推進,關稅下調將推進,進口國海產品貿易量的增長,同時在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下,進口海產品的供應價格也漸趨穩定,中國消費者也將以更加便捷、低成本的價格選購到更多優質海產品。

實力企業整合水產產業鏈、連鎖超市增強水產品銷售比重

在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的引導下,中國水產品流通從各個環節、各個方面,正以異乎尋常的速度發展,總體趨勢,轉向產業鏈整合,轉向壓縮中間環節,轉向直接面對消費者的零售端。

從國聯水產、到盒馬鮮生,再到永輝超市的超級物種企業連連大動作,在連鎖餐飲、電子商務、智慧化加工廠等業態產業同步的推動下,水產產業在近兩年得到了快速發展,在未來的幾年中,水產業必將有更磅礴的發展,也向著中高附加值活鮮推進。

節假日水產成首選,交易量成倍增長

以即將到來的的春節為例,進口海產品成為很多家庭的必備年貨,用來招待客人,而各種海鮮大禮包也成為親友互致問候的重要禮品。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即是,進口海產品大多產自深海,具有優良的品質以及稀缺性,因此仍是國內福斯消費者心中品質、美味、營養的代表。

現在,國內消費市場上,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對進口海產品的需求都表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在進口海產品的消費中能夠實現“自由”的群體越來越多;從年齡劃分來看,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兒童群體,都有意願消費海產品,這就為優質的進口海產品提供了廣泛的消費基礎。

此外,有資料顯示到2025年,中國中產階層數量將翻一番,隨著中國中產階級消費能力的崛起和電商購物消費習慣的養成,國內市場對進口海產品的消費潛能進一步得到激發。預計到2020年,中國進口海產品消費需求將達到1000萬噸。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2019.9.29日蛋價——落,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