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家裡最明顯的變化是新添了兩間寬敞、明亮的磚瓦房,近期剛完成裝修。

“這兩間新房是自費蓋起來的。”李守奎呷了一口煮好的罐罐茶,咧著嘴笑著說,蓋新房的費用有兩部分,一部分是自己種植中藥材和到外地指導中藥材種植所得的積蓄,另一部分是孩子們的墊付。

談到中藥材種植,李守奎打開了話匣子。他說,中藥材種植真正改變了他們一家人的生活。2014年,家庭因病、因學致貧,李守奎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參加了中藥材種植培訓,透過活學活用,家裡發展起了中藥材種植產業。

“種植中藥材和指導中藥材種植增加了家庭收入,極大改善了家庭生活。”李守奎說,變化不止他們一家,村裡有不少人透過中藥材種植脫貧增收。

三十鋪村黨支部副書記李彥林介紹,村裡種植中藥材有40多年曆史了,但是產業真正發展壯大,是近幾年的事情。

“過去,藥農不知市場行情、藥販亂壓價,好藥難賣優價的情況時有發生,村民種植藥材的規模一直難以擴大。”李彥林說,近年來,在脫貧攻堅行動的助力下,鎮上建起了中藥材交易市場,村裡辦起了中藥材種植合作社,村民現在透過手機就能掌握最新中藥材價格資訊,藥田與市場的距離更近了。

如今,三十鋪村6000多畝耕地有4000多畝種上了黨參、黃芪等中藥材,中藥材種植成為當地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近幾年,村裡的中藥材產業還發生了新的變化,從事切片等中藥材加工的村民越來越多。“不僅價格提升兩成左右,還增加了不少就業機會。”李守奎說。

李守奎最引以為傲的是3個孩子都大學畢業,有了穩定的工作。“十幾年前,愛人大病花光了家裡的積蓄,我甚至連孩子上學的10元路費都掏不出來。”回想以往,李守奎眼含熱淚,如今孩子們學業有成,還為愛人治病、家裡蓋新房添力,教育改變了他們家的貧困命運。

“但現在與過去不一樣了。”李守奎說,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報銷了9萬多,極大減輕了家庭負擔。最重要的是,有技能在身,他有信心、有能力把生活越過越好。

11
最新評論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傳統養豬的技術革新“智慧養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