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些專門採藥的老人一直在抱怨,現在的中草藥越來越難找了。以前上山採藥的都是老一輩懂點中醫的人,而現在不僅這些老人會進山找草藥,連一些不懂中醫的人和一些藥販子都在山裡找草藥了。一座山都被翻了好幾遍,有點小苗子都被挖走了,更別說陳年的藥材了。
如今很多珍貴藥材都被一些商販洗劫一空了,如真要尋找的話,不翻越幾個山頭是很難遇上的。特別像目前很火的天麻、三七等珍貴藥材,在大眾面前普及率很高的,這種在山裡更是非常搶手,一旦哪裡有出現一棵,那麼很快就會有一群人蜂擁似的去尋找。
比如今天老農民跟我說的這一種人稱“飛龍掌血”的珍貴植物,據說是翻了幾座山都沒有找到一棵,價值很高,如今更是很多人到處找呢。聽著名字就相當霸氣了,無論是飛龍還是掌血,都有一股武俠小說的味道。那麼這植物到底是啥呢?
飛龍掌血科普:
首先這種植物分佈與我國的華東、華南地區,目前在我國的廣西、臺灣、福建、雲南寧、四川均有發現野生植株。但在各個地方的叫法有所不同,所以在地區延伸出了很多不同的名字,如飛龍掌血(植物名實圖考)黃肉樹(臺灣),三百棒(湖南、貴州), 溪椒(四川),刺米通(雲南)牛丹子(海南),這些名字指的都是飛龍掌血這一種植物。
一般名字不俗的植物,其價值也非常珍貴。就拿飛龍掌血來說吧,這種植物外表都是刺,但砍掉表皮之後,它的枝幹卻是血紅色的,那麼掌血的這個名字就是這麼由來的。飛龍掌血在以前應該算是比較常見的植物,小時候跟著大人上山砍柴的時候偶爾能夠遇到,有時候遇到飛龍掌血還會勾住我們的衣服,常被大人用柴刀砍掉。它的果實很誘人,但那時候老人們好像說有毒,沒幾人敢吃。
飛龍掌血有何價值呢?
首先我們從古代的一些記載入手,《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記載,以根或葉入藥。夏、秋採葉;根全年可採,洗淨曬乾備用。《貴州民間藥物》:"治刀傷出血,搗爛敷。"《常用中草藥手冊》:"治癤腫瘡毒,飛龍掌血葉搗爛外敷。"《民族藥志二》“自嗟壘:根主治風溼”。
在現代醫學上,飛龍掌血被記載為全株用作草藥,多用其根。味苦,麻。性溫,有小毒,活血散瘀,祛風除溼,消腫止痛。治感冒風寒、胃痛、肋間神經痛、風溼骨痛、跌打損傷、咯血等。
那麼從以上價值看來,飛龍掌血主要的價值是體現在藥用上,全株均可入藥,而且藥用價值各有所異。那就難怪目前很多人在尋找這種珍貴的中藥材了。其價值珍貴,自然被開發殆盡,幾座山難找一棵也是常見現象。越是珍貴的東西,就是越多人在尋找,也驗證了老人們所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