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中國玉米市場迎來第一波下跌狂潮,新糧率先上市的華北玉米累計跌幅超過100元/噸,東北主產區深加工企業陸續開始收購新糧,掛牌價格整體下調。雖然,今年中美兩國(特別是北部)玉米生育期均因降水過多等因素延後,但在全球供應整體仍寬鬆的格局下,10月季節性供應高峰來臨,下跌在所難免。至於生育期延後對於新的市場年度玉米品質的影響,我們認為這或許是今年採購的一個機會點,而今秋明春依舊是積極觀察佈局玉米市場的傳統時機。
中國:黑龍江東部玉米成熟度偏低,國慶期間或迎霜凍結合JCI和行業考察訊息,截止到9月下旬黑龍江、吉林局地玉米成熟度繼續偏低,特別是黑龍江以東地區。以乳線為標準監測,黑龍江中部大多進入蠟熟期,距離完熟還有半個月時間,而截至9月27日當週黑龍江東部地區乳線位置大多在1/5~1/3處,這意味著當地玉米起碼要到10月15日前後才真正進入完熟期。若在此之前迎來霜凍天氣,玉米單產進一步受損。此外,據吉林省氣象預報,10月5日~7日全省大部有霜或霜凍,試問黑龍江東部未完熟玉米能夠安然渡過嗎?
美國玉米生長進度明顯偏慢,潮溼環境下霜凍對單產不利影響打折比中國市場有過之而無不及,今年自春播開始美玉米生長進度持續偏慢,截至第38周當週,美玉米成熟度僅29%,遠低於上年同期72%,和近五年最低水平42%(2014年)。正因此如,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高階農業經濟師Guy Allen表示,2019年美國各地玉米和大豆單產水平差異較大,同時未來兩到三週(直至10月份)天氣玉米單產影響依舊重要的原因。我們將密切關注之。
當然,與乾燥天氣下的霜凍影響不同的是,由於今年美國中西部溼度較高,霜凍來襲時溫度不會快速下降,對於玉米單產或許是一件好事,但不足以影響全球供應大局(參見上圖,全球玉米庫存已連續三年下降,但繼續處於歷史第五高位)。
從今年中美兩國玉米生長進度來看,減產已成為公論,且因生育期延遲,未來半個月玉米單產還存在進一步下降的可能性,但鑑於當前全球玉米供應仍處於高位回落的“寬鬆”階段,這些減產的訊息對於現貨市場的提振力度十分有限,對於中國市場而言關鍵還在於中美貿易關係——談判結果與市場方向、內外價差的變化以及霜凍時間對東北玉米上市節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