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風來了,豬都能飛起來,這句話似乎廣為人們所接受了。但要看到殺豬也飛起來,還是有點吃驚。比如近期雙匯發展股價的飆升,就大大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料。

2019年以來,豬價持續上漲,進入10月份,國內生豬出欄均價一舉突破40元/公斤,創下歷史極值。

豬價飆漲後,養豬企業業績自然會大幅增加。但是沒想到,靠殺豬賣肉的雙匯,業績也能跟著豬價大漲。

單利潤如期增長並不是刺激股價的因素,業績超出預期才會帶來股價大漲。超預期要有個前提,就是預期本身不能高。這對雙匯來說完全符合,因為更多分析認為,生豬是雙匯的成本端,豬價上漲對雙匯的業績表現不利。

因而,當公司三季度利潤同比增長23.9%這一看似平常的資料公佈後,卻給公司股價帶來一波凶猛的上漲,在股價持續刷新歷史新高的同時,市值連續突破1000億和1100億整數關口。

古語云,三百六十行,行業出狀元。雙匯發展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此言非虛。

然而雙匯發展業績大漲的背後,靠的不是冷鮮肉,也不是火腿腸,而是靠其早在2018年年底就開始大幅囤積豬肉(冷凍肉),精準的踩點了這一波史詩般的豬價上漲行情。

薑還是老的辣,雙匯發展的董事長萬隆,絕不是一個簡單的屠夫。

從漯河肉聯廠到雙匯火腿腸

雙匯發展的前身為漯河肉聯廠,1985年,乘經濟體制改革之際,肉聯廠實行改制,部隊轉業的萬隆成為第一個選舉出來的肉聯廠廠長。

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但也少不了英雄人物的作用。當選廠長的萬隆,通過五年的時間,將漯河肉聯廠發展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肉類出口基地。

然而,當時的豬肉出口主要是往前蘇聯等東歐國家,隨著在1991年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肉聯廠失去了80%的出口訂單。1992年,萬隆又選擇了開展火腿腸的生意。

隨著第一根名叫“雙匯”的火腿腸誕生,漯河肉聯廠的名字也改為雙匯。賣上火腿腸的雙匯打敗了原來的行業老大春都火腿腸,公司的火腿腸生產線一度以每年20條的速度增加。

自此,雙匯開始了公司發展的黃金十年。十年期間,雙匯肉製品從年銷量不足1萬噸,大幅增長到30萬噸,生豬屠宰超過100萬頭。2000年,雙匯發展收入超過31億,坐穩了肉製品行業銷售冠軍之位。

河南省漯河市國資委是雙匯發展早期的實際控制人,即便在其上市後,其持股比例仍超過70%。然而,自2003年開始,通過一系列曲折而又複雜的資本運作,以萬隆為首的管理層藉助於“華爾街之狼”高盛等外資投行,終於在2006年成功了實現了MBO(管理者收購)。而雙匯發展的高達七層股權結構,顯然是資本高手的大手筆,這也說明總自稱為“屠夫”的萬隆,似乎有點刻意低調。

發展與困境 雙匯也有煩惱

在雙匯發展實現管理層控股後,2010年又通過定向增發的方式,將雙彙集團全部肉類資產注入到上市公司,公司業績也保持了穩定的增長。截止到2016年,雙匯發展實現營業收入518億,淨利潤44億。至此,雙匯發展似乎到達了一個瓶頸,因為無論是營收還是利潤的表現,都在隨後的2017年開始了下滑。

雙匯發展目前的主營收入,分為屠宰業務和肉製品業務。屠宰業務是指生豬屠宰和之後的冷鮮肉銷售,也包括一部分冷凍肉銷售。肉製品則分為高溫肉製品(火腿腸類)與低溫肉製品(需要冷藏儲存的火腿、培根)。

公司的肉製品業務近年來遭遇成長的煩惱。近年來隨著外賣行業的飛速發展,高溫肉製品業務遭遇消費場景升級的影響,增長乏力。而公司低溫肉質品則受限於國人消費習慣的額問題,遲遲也未能放量。

而就其屠宰業務來說,也頻頻遭遇挑戰。

首先屠宰行業毛利率不高,即便雙匯發展這種1000萬頭體量的巨頭,毛利率常年也維持在7-10%之間,難有超額收益。目前行業集中度較低,看似空間巨大,實際提升則很有困難。由於國人對鮮肉的消費習慣與熱衷,決定了散落各地的定點屠宰廠與個人屠宰產能不會很快退出,即便是暫時性的退出,一旦屠宰變得有利可圖,沉睡的產能就會被喚醒。

實際上看,截止到2018年年底,雙匯發展屠宰產能已經達到3000萬頭,但其2018年產能利用率僅僅為55%。更多的產能因為需求的不足而被迫閒置。

此外,作為生豬產業鏈的下游,豬價的上漲,對屠宰業務來說意味著成本的增長,因為豬肉價格的上漲往往不能完全覆蓋生豬的價格上漲。並且,隨著生豬存欄的減少,養殖企業的議價能力明顯強過下游的作為生豬採購方的屠宰廠,屠宰業務的毛利率也會受到影響。因而在豬週期上行階段,對雙匯發展的屠宰業務來說總體利空。

愈發嚴重的非洲豬瘟,也讓作為原材料的生豬供應得不到相對穩定的供應,公司產能利用率開始下滑。2019年三季報顯示,雙匯發展在第三季度屠宰量為269.21萬頭,同比下滑高達28.3%。

而隨著疫情的發展,行業指導從運豬向調肉轉變,活豬跨區域調運大大受到限制,這又加重雙匯屠宰產能的利用率不足問題。

這一邏輯似乎也從雙匯2019年前兩個季度中得到驗證。2019年第一季度,雙匯發展營業收入微幅下跌0.71%,這也是雙匯自2017年四季度以來連續第六個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019年二季度,雙匯的營業收入同比增加15%,雖然扭轉了營收同比下滑趨勢,但其單季度淨利潤卻同比下滑16.5%,看來,雙匯的肉製品受制於高豬價的被動情況依舊無解。

然而,人是有主觀能動性的,英雄人物更是如此。靠著早在今年年初時豬價低位時就開始的瘋狂囤肉策略,雙匯發展擺脫了高豬價對自身業務的負面影響,完成了一個漂亮的業績反轉。

業績反轉,能否維持是關鍵

雙匯發展在剛過去的三季度,營業收入達到165億,同比增長28.4%,淨利潤達到15.4億,同比大增23.9%,大大超出市場預期。

優異的業績來自於兩方面,一方面是肉價與豬價價差的擴大,另一方面則是雙匯前期低價冷凍肉的銷售放量。

根據農業部資料,2019年3季度,豬肉價格達到31.98 元/kg,同比上漲60%,而生豬價格則上漲 71.6%至 23.1 元/kg,豬肉與生豬價差擴大到 8.89元/kg,同比增長高達37%,顯然增加了雙匯的屠宰板塊的利潤率,也彌補了雙匯在屠宰業務數量上28%的下滑,確保了營業收入的增長。

而公司淨利潤的大幅增加則來自前期低價冷凍肉的銷售。截止到三季報顯示,雙匯發展最新存貨資料為77.6億,這較去年同期的42.4億增加35億,同比大增82.8%,公司解釋為屠宰業務庫存商品增加。

實際上,雙匯發展的庫存正是從2018年四季度開始增加,2019年1季度和2季度的存貨資料分別是52.7億和72億。低價的庫存不光是為肉製品提供了低價的原材料,雙匯還可以直接出售冷凍肉來銷售獲利。

可見,作為肉製品行業的資深玩家,雙匯發展很早就預測到了本輪豬價的演繹途徑,因而採用低價囤肉,高價出售的方式,有效地保證了公司的收入與利潤的增加。

雙匯的這招,從一則傳說中關於萬隆董事長的小故事中也能得到驗證:

萬隆出生於河南漯河,1968年,萬隆退伍後,被分配到肉聯廠工作,從此開啟了萬隆“屠夫”生涯。萬隆在當職工的時候,勇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國內豬肉漲價,廠裡囤了大量的豬肉,打算利用春節採購旺季,高價賣出,但是萬隆並不這麼認為,他覺得各家工廠都會這麼做,那麼豬肉價格不會增高,可能還會跌。於是,找到廠長發表自己的觀點,據理力爭,廠長採取了他的建議,選擇在上漲的時候賣出去,最終的結果印證了萬隆的猜測,他得到領導的重用。

看來,雙匯發展現在玩的還是數十年前的老把戲,所謂招不在多,管用就行。然而,目前77億的庫存即便都是低價肉,相對公司年近500億的營業收入,顯然不能支撐很久。當雙匯庫存的低價豬肉用盡之時,公司所面臨的高價成本問題,似乎仍舊無解。那雙匯發展高達千億的市值,還能維持多久?

(作者趙勇 私募基金行業研究員)

最新評論
  • 1 #

    我發誓此生不吃雙匯企業的食品

  • 2 #

    據說美國高盛公司是雙匯的實際控股人。

  • 3 #

    進口便宜豬肉,國內賣高價,幾倍利潤。能不發財嗎!

  • 4 #

    去年一斤收上來3塊8,今年38一斤往出賣,能不掙錢嗎?

  • 5 #

    雙匯有美國的影子,可怕

  • 6 #

    雙匯倒下不遠,傷全國人民心

  • 7 #

    這種現象是怎樣造成的?

  • 8 #

    千億市值,創年收益50億。年利率5%。

  • 9 #

    雙匯雙匯好壞攪在一決

  • 10 #

    國家應打擊投機倒把的企業!

  • 11 #

    中國的火腿腸裡面不知道裝的什麼東西。不敢吃……

  • 12 #

    雙匯嚴重違反國家道德。擾亂國民經濟,必須查辦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降了!降了!豬肉終於降價了!還有兩大好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