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今天已經12月28日了,雖說農村人沒有過新曆的習慣,但在元旦的到來也讓人糾結了。除了新一波的冷空氣到來不得不防範之外,還有這豬肉的價格遇上了元旦也有上漲了一波,讓原本打算做臘肉的農民都死了心。今年的時間似乎過得比以往要快很多,而且今年也是讓人糾結的一年,很多人今年收成都不好,過年可是個大難題呢。

於是當下人們只能抓緊乾點私活賺點外快補貼家用,才能過個好年呢。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農村挖冬筍的人越來越多了,一方面是今年冬筍價格還不錯,一方面是今年經濟比較緊張,大家都像在年底多賺點錢,以往不出門挖冬筍的人,今年也跟著湊熱鬧進山找冬筍了。

當筆者跟幾個朋友聊起冬筍越來越稀罕的時候,有一老人告訴筆者,現在冬筍還不算稀罕的,山裡那過去很普遍能夠見到的紅菇才算是稀罕貨了。紅菇一年只能採摘兩次,過去只要到了季節,有經驗的人隨便進山都可以撿上好幾斤。而現在即便是紅菇的季節,進山也不一定找得到呢。

紅菇是啥呢,為啥在農民眼裡比冬筍還要珍貴?

紅菇並不是單獨一類蘑菇,在人們口中的紅菇一般都是指可食用,且外表顏色為鮮紅色或者深紅色的蘑菇。這種蘑菇比較特殊,並非我們常見的普通蘑菇所能相比的。紅菇自古有“菇中之王”的美譽,其營養價值要高於普通的蘑菇,是一種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且富含天然抗生素的可食用食材,一次採摘不足5斤。

紅菇一年有兩次的生長季節,一次在上半年的端午前後,也就是雨水多的季節,另一次是在8月左右,兩次的時間相差不遠,但第一次的產量要比較低,第二次產量相對第一次要多一些。在10幾年前,紅菇的產量相對穩定,按照老人的說法是當時認識紅菇的人不多,採摘的沒幾個,加上當時的自然環境沒有受到破壞,每年的產量相差不大。

而如今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原本適合紅菇生長的環境越來越少了,再加上人們對紅菇的瘋狂開採,野生紅菇已不多見。最主要的影響因素還是近些年來紅菇產區的氣候問題,長期的雨水不足導致紅菇的整體年產量下降很厲害。在1999年的紅菇行業報告顯示,當時紅菇的產量是林區自然生長的紅菇年產量可達 19.83kg· hm-2,但如今已不足5kg· hm-2了。從這個資料來看,年產量越來越低。

9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節日潮”下,農產品價格小幅度上漲,為何對價格波動如此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