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一、病原 鴨瘟皰疹病毒為皰疹病毒科甲亞科的成員。本病毒對外界環境抵抗力較強,在pH 5.5~ 9.0環境中較穩定,經6小時其毒力不降低;在pH 3.0或pH10.0的環境中很快被滅活。

二、流行特點1、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2、傳染源為病禽或帶毒禽。自然易感動物僅限於鴨、鵝、天鵝等鴨科動物。3、病毒分佈於病鴨各內臟器官、血液、分泌物和排洩物中,尤以肝、肺、腦含毒量最高。4、自然條件下主要透過消化道感染,也可透過呼吸道、交配、眼結膜感染。以病禽與健禽直接接觸傳染,或透過與汙染環境(水源、欄舍、飼料、用具等)的接觸而間接傳染。被汙染的水源是重要的傳染媒介。5、由於本病可發生病毒血症,因此吸血昆蟲也是傳染媒介之一。

三、臨床症狀 1、自然條件下,家鴨潛伏期一般為3 ~ 7天。體溫升高43°C以上,並稽留至中後期。2、口渴,沉鬱,腿麻痺無力,兩翅下垂,強行驅趕時以翅撲地前行。3、流淚,眼瞼水腫甚至粘連,部分病鴨頭頸部水腫,故有“腫頭瘟”或“大頭瘟”之稱。4、下痢,糞便腥臭,呈草綠色。5、洩殖腔黏膜充血、水腫、外翻,上覆有綠色假膜,剝離後留下潰瘍灶,公鴨有時可見陰莖脫垂。6、發病後期體溫降低至正常體溫以下,最後衰竭死亡。病程一般3-4天,最後衰竭而死,死亡率90%以上。

大頭瘟除了鴨以外,還可以感染鵝和天鵝,對雞不會傳染。目前尚無特效藥用於治療,以預防為主,除做好生物安全性措施外,採用鴨瘟弱毒疫苗進行免疫接種能有效預防本病的發生。推薦治療的聯合用藥方案:黃氏多糖(混飲) +複合氨基酸(混飲) +氟苯尼考(混飲+攪拌) +多西環素或替米考星( 混飲+攪拌)。

8
最新評論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拿口鎮科技特派員李鵬講解牛蹄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