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普洱茶花—四川安嶽檸檬花—陝西延安洋槐花—吉林長白山椴樹花—新疆伊犁薰衣草—新疆禾木野山花……
嗅著花香走,揣著夢想行。24年來,十師一八三團五連職工安傳遠帶著蜂箱,奔波在全國各處花海。
在新疆新原養蜂農民專業合作社伊犁薰衣草基地,工人在檢查蜂蜜的成熟情況(攝於6月19日)。
1996年,由於家中貧困,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安傳遠跟著同鄉從安徽老家來到新疆吐魯番打工,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路邊遇到了一位養蜂人,相處過程中安傳遠決定跟著養蜂人學養蜂。為了支援安傳遠養蜂,爺爺賣掉了家中的牛,給他寄來3000元錢。拿著這筆寄託著爺爺希望的啟動資金,安傳遠購買了60箱蜜蜂,透過精心照料,兩年時間發展到300箱。
在養蜂的過程中,安傳遠得知阿勒泰地區空氣質量全疆排名第一,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2010年,安傳遠將自己的養殖基地搬到了這裡,並申請成為一八三團的一名職工。
12月16日,在新疆新原養蜂農民專業合作社包裝車間,工人在包裝成品成熟蜜。2020年,該合作社建成了年生產加工300噸蜂蜜的提取、包裝生產線。
安傳遠說,養蜂是個非常辛苦的行業,從安放蜂箱到收割蜂蜜全靠人工操作,費用高。為了降低運輸成本,安傳遠開始在養蜂裝置上下工夫,經過多年的研究和更新,蜂場使用的養蜂專用叉車、托盤蜂箱、籠蜂、淺繼箱等養蜂裝置不僅省時省力,還擴大了養殖規模,得到了中國養蜂協會的認可和推廣。
在新疆新原養蜂農民專業合作社廠房,安傳遠操作叉車將裝滿薰衣草成熟蜜的淺繼箱運至庫房(攝於7月2日)。為降低運輸成本,該社改造的托盤蜂箱等養蜂裝置得到中國養蜂學會的認可和推廣。
追花逐蜜,從北往南,一年四季以蜂為伴,安傳遠帶著他的小蜜蜂飛到了雲南、四川、甘肅以及東北三省。為了帶動當地職工增收致富,安傳遠成立了新疆新原養蜂農民專業合作社,並從義大利引進全自動成熟蜜取蜜流水線,實現從蜜蜂養殖、繁育、蜂群轉地運輸到蜂蜜採收、淨化和蜂產品灌裝等全過程機械化,保證了成熟蜜的生產和品質。
“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生態農業是釀出優質蜂蜜的重要保障。”安傳遠說,超過80%的農作物需要蜜蜂授粉,蜜蜂授粉產生的經濟效益要比蜂蜜產值高10—15倍。
11月25日,安傳遠(中)在2020全國蜂業大會暨中國特色蜂蜜供需對接會頒獎現場與中國蜂產品協會會長楊榮(左)、中國蜂產品協會秘書長趙小川(右)合影。
2019年,在加拿大舉行的國際蜂聯第46屆國際養蜂大會上,安傳遠代表中國參加自然成熟結晶蜜比賽,並榮獲大賽銀獎,成為新疆首次獲此殊榮的代表。今年,在全國蜂業大會上,安傳遠申報的3款具有新疆特色的成熟蜜蜜種分別獲得大賽金、銀獎。該獎項是對新疆成熟蜜領域的權威認可,也標誌著新疆養蜂事業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12月16日,新疆新原養蜂農民專業合作社透過直播形式線上銷售成熟蜜。
如今,安傳遠的新疆新原養蜂農民專業合作社擁有100餘個養蜂場,人均飼養量約460群,成為中國現代化、規模化養蜂的先鋒力量,蜂群規模達到6600群,成為中國養蜂學會成熟蜜基地。
航拍新疆新原養蜂農民專業合作社伊犁薰衣草基地(攝於6月9日)。優質的生態環境是蜂場選址的首要條件。今年,該合作社生產的薰衣草成熟蜜榮獲全國金獎。
新疆新原養蜂農民專業合作社透過精準管理產品質量、註冊商標、組織各地蜂農交流、參加國內外展會等方式,助力各地養蜂從業人員一起走向小康生活。(陳洋)
監製:吳麗娟
簽發:李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