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天然氣取暖成"高價過冬"?國家調整策略,農民拍手叫好

如今已經臨近過年,筆者的家鄉也是迎來了新一輪的寒潮,想必各位讀者朋友們也已經感受到了寒冷的來襲。如今在南方的城市當中,冬天取暖都是用上了空調,條件相對差一點的農村也是用各種電器取暖。而在北方的農村當中,天然氣取暖就成為了一直在推行的重點。

天然氣取暖還是存在著相當多的好處的,不僅能夠減少對空氣造成的汙染,而且對於農民自身而言,也是能夠用天然氣進行日常生活,像是做飯、取暖等等,另外整個的環境也是比以前乾淨、方便了很多。

但是事情總是有利有弊,不少的農民也是產生了質疑,天然氣取暖為什麼就變成了"高價過冬"?其實農民的說法也是不無道理,因為不少的農民就表示,整個的費用實在有點負擔不起,因為一天下來就超過了30元,而且這還沒有算上在安裝的時候所需要花費的成本。

所以很多時候大家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就是為了能夠讓我們的環境更好,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只是在實施的過程當中難免存在著一些磕磕碰碰,這就需要不斷的完善。所以國家對此也是調整了策略。

近日,國家能源局就在人大代表的提案中表示,將"煤改氣"的優惠政策向"煤改生"去延伸,也就是去發展生物質取暖的方式。

首先生物質取暖也是有它的優點所在的,第一個就是在成本上會相對較低,因為專業的資料統計顯示,一頓生物質燃料的價格在300-400左右,而且在取暖上結合發熱量和價格兩方面來看,其實是沒有很大差別的。

另外就是還能有效的解決現在存在的秸稈焚燒問題,因為普通的生物質燃料顆粒,其實都是用農作物秸稈加工而來的。而現在秸稈因為失去了燃料價值,從而出現了大量的焚燒現象,所以倘若能夠實現生物質燃料取暖,就是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不少農民看到這個訊息,也是拍手叫好,誠然,對於農民而言,大家都是很樂意為保護環境貢獻自己力量的。而筆者更要提醒農民的一點就是,不管哪種取暖方式,自己學會縮減成本才是關鍵。讀者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7
最新評論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玉米大漲,稻米卻持續低迷,終端消費不振,專家:回落已無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