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創業,東風正緊!
早在2015年15年國辦就已印發《關於支援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指出要為農民工創造更多就地就近就業機會,農民工返鄉良好局面業已形成。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訊息到目前返鄉創業人員到達800多萬人。與此同時,社會資本下鄉主體超過15萬家,累計投資超過2萬億元。人才資源回鄉、社會資本下鄉,正成為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據調查,返鄉創業的大學畢業生,年齡主要集中在19~34歲,佔78.3%。這其中,29歲以下的“90後”人數最多,佔55%。
調研還發現,這些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多集中在傳統村落,創業類別仍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超過30%從事種植、養殖和以此為基礎的特色旅遊業,只有5.26%做高新技術產業、另外在銷售渠道上90%以上都會藉助網際網路銷售。
以上,這是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情況。到70~80後創業的情況有所不同。這一波創業大軍主要以“70後”“80後”為主,一般擁有5-8年的打工經歷,積累了一定的資金、經驗和人脈,這無疑為他們開啟創業之路做了鋪墊。經過摸索,這些創業者把目光主要聚焦在規模種植業、農產品初加工、農產品休閒和特色產業,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早前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底,創業的農民工累計註冊個體工商戶2505 萬個、農產品加工企業40多萬家、休閒農業經營主體180萬家、農民合作社147.9萬家。這其中,有70%是由返鄉農民工創辦的。
“家鄉風景好、離家近、可以照顧父母或孩子”...這也許是很多地方政府吸引農民工、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廣告語。
同時,早在2017年5月3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國家將會在財稅、金融貸款、農業保險、農產品營銷等等8個方面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然而,有一份調查的新創的企業中,2015年有 82.4% 返鄉創業的企業實現了盈利。但再看在2017年上年度經濟效益,有73.60%的企業只達到了“10萬元以下”。
有業內人士發現,創業者雖然很多,但是成功案例卻很少。在100個生態農場的創業專案當中,真正額能夠成功的,還不到10個。
同時,中國社科院釋出的《中國“三農”網際網路金融發展報告(2017)》曾指出,中國“三農”金融缺口超過3萬億元,目前農村只有27%的農戶能從正規渠道獲得貸款,40%以上有金融需求的農戶難以獲得貸款。
另根據《人民日報》報道:一位在城市有房有車的年輕人,為實現自己的田園創業夢,辭職回到家鄉的村子辦養雞場,沒料到兩年虧損了數十萬元,只好計劃重回城市找工作。
有創業者也表示,回鄉創業失敗率超9成,如果只是認為技術不到位,說明你還太年輕。
我們結合10幾個返鄉創業失敗的案例,總結出5個失敗原因
1、敗於領不到補貼
在農業領域創業,80%以上是衝著補貼而來,一旦沒有補貼,專案就會停擺。然而,很多返鄉創業者的專案因規模化的問題,所以無法享受相關的政策,某種程度上,這也意味著創業者對於政策並沒有完全吃透。
2、敗於銷售途徑小
從當下來看,種得好不是關鍵,賣的出去才是王道。但因農業無法標準化和規模化,導致品質無法保證,更致命的就是銷售渠道的少。進賣場,需要支付高額的進場費用,走電商,需要品牌支撐。
儘管全國號稱2000個農產品電商平臺,然而與返鄉創業者連線的平臺又有幾家呢。從資料來看,目前返鄉創業者銷售渠道依然是傳統渠道為主,電商渠道為輔。
3、敗於產品無差異化
農業領域沒有藍海,全是紅海。模仿能力一直中國企業的強項,也是中國農民的強項。一旦某個產品在當地做起來之後,周邊農民就會紛紛效仿、瘋狂種養。
因此,做農業想憑藉產品去獲得市場的青睞幾乎很難,除非你擁有獨家的技術。
4、敗於高額的成本
中國農業已進入高成本時代。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農業投入產出環境發生了轉折性變化,最突出的就是各類農產品投入量的增長普遍高於產出的增長,農業的收益率出現了趨勢性下降。
租地和人工是農業經營者面臨最大的2個成本,還有農資產品,裝置購買、服務購買等等需要提前掏錢購買。從種子開始到走向市場,每一個環節都存在高額成本。另外,還有種養過程中隱形成本更是不計其數。
5、敗於思維缺乏
可以說,那些返鄉創業的成功的都贏在思維上,尤其是商業思維。然而,網際網路思維、跨界思維、產業思維、成本思維...等新型思維都是返鄉創業者缺乏的。
業內專家表示,對於返鄉創業者來說,必須開啟思路、以產業思維去規劃未來,而不是單純著眼於具體專案,否則無論是從企業規模到幫扶範圍再到成長空間,都難以實現大的發展。
其實,我們發現,打敗泡麵的是外賣、打敗計程車的是網上叫車、打敗銀行的是支付寶和微信...因此,返鄉創業的必須要擁有超前的商業思維,找準市場定位和產品定位。
小結一下:返鄉創業是國策,政策也很好,然而具體實踐的依然是創業者本人,政策僅僅是東風,核心是我們如何藉助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