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自然界裡能現吃現採的新鮮東西不多,不管是樹上結的還是土裡長得,隨著天氣變冷都逐漸消失,或者收穫入庫,若說冬天裡的野味,那更是少之又少。當然,如果去深山老林,或許在枯樹上能找到晾乾的木耳、蘑菇,在山坡野果樹下扒拉出山慄、松子。那麼,在丘陵和平原地帶,有一種很常見的冬季野味,大家可曾注意?現在採摘正好是時節,如果等到下雪或者立春以後,被埋在雪下不能採,後開花結果就不好吃了,那樣就只有人工栽培品種供應,想吃這種野味嗎?
這種野味,過去是冬季農作物田間雜草,每到冬天這個時候,農民就會不辭辛苦在田間尋找挖採,一方面為農作物除草,另一方面也採摘到了可口的下飯菜,一舉兩得!說是下飯菜,其實更多的吃法是包餃子、燙麵角,尤其是包餃子做餡,再剁點油渣子放進去。咱家昨天冬至就吃了這種野味餡的餃子,現在想想餘味未了!
這種野味就是薺菜,十字花科植物,又名護生草、地米菜、地菜等,冬季農田、菜園、林地都能見到,也是莊稼地裡常見雜草,同時也是一種極其受人們歡迎的野菜。過去麥田裡最為常見,只是近些年,農民朋友加強了小麥田間管理,為提高小麥產量而過量噴施除草劑,這樣一來,小麥田裡的薺菜數量就很少了。即使有,這裡也提醒大家,現在小麥田裡的薺菜也不要輕易下手採摘,因為冬季小麥田有個除草環節,說不定有剛噴過除草劑的可能,除非是自家田地裡知道確實沒有噴施除草劑。
如果想吃野生薺菜,儘量別去麥田,現在最佳採摘場所是菜園、油菜地、林地、荒坡和田埂,都是自然生長,不用擔心化肥、農藥及除草劑。當然挖野菜也是需要時間和工夫的,如果休閒戶外邊玩邊挖有時間不必說,如果沒有時間又想吃這個野味,告訴你,注意路邊小型菜市場,經常有農村老人在那擺地攤賣。
自然生長的野生薺菜,採摘週期短,如果想要經常吃就靠人工栽培了。曾有“吃貨”感嘆說:“沒有薺菜的日子是不新鮮的,特別是到了薺菜生長的季節,在戶外眼瞅著草叢、菜秧旁邊的薺菜,真有挖採的慾望,那種心情,吃貨們想必是很容易理解的”。
如果進行人工栽培,蔬菜大棚可以延伸薺菜生長週期,這種方式已經被人們廣泛應用,或者說現在薺菜已經實現了人工保護地常年栽培,即便如此薺菜現在依然是緊俏蔬菜,如果想吃價格也不貴不賤,蔬菜超市都有供應。當然,人工栽培的薺菜同自然生長的野味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現在如果沒有時間挖採野生的,遇上賣的可以購買一些嚐嚐。
野生薺菜難挖採,也給農民帶來一些商機。農村人的勤勞,不會因為天氣的寒冷而受到影響,前天到郊區轉了轉,在蔬菜種植大戶徐大姐家的蔬菜大棚外,筆者發現了一片別特別的菜園,野生薺菜園,說是“特別”因為它同三輪車上堆放著的從大棚裡採摘的薺菜不同,大棚薺菜生長週期短比較“瘦弱”,而那片野生薺菜顏色深看著“壯實”,在這個季節裡露天生長,實屬真正的野味啦。
在大棚內,徐大姐邊採摘著薺菜邊對我說,這些薺菜是拉到菜市場去賣的,大棚外面的那一片是自行採摘菜園,從昨天開始到過年,會有很多城裡人專程跑來挖那些薺菜的,那些薺菜長得慢,種上後不用管,長大後就有城裡人自己來挖,按重量付錢,價格比這棚裡高多了。我這蔬菜棚子裡的薺菜,因為溫度較高,水肥跟得上,長勢比露天的要鮮嫩,生長週期短,可是營養和味道比外面的那些還是差了許多。
據徐大姐介紹,這片野生薺菜採摘園也是近幾年才開的,她是受到當今火熱的水果採摘園的啟發,就在自家菜地開闢了這片野生薺菜採摘園,效益還不錯,每年都供不應求,外面的採完了還能帶動棚內的薺菜及其他蔬菜的銷售。說著話,我也採好了滿滿一大兜子薺菜。
薺菜不僅口味好、營養價值高,而且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不過“是藥三分毒”,對於懷有身孕或哺乳中的婦女忌食,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在服用時亦應小心。總的來說,薺菜是個好東西毋庸置疑,尤其對於美食者不可或缺,下面就吃薺菜經驗同大家分享幾句:
首先,薺菜在開花前採摘才比較鮮嫩、好吃,菜根部的藥用價值最高,製作食療方時,不應摘除;薺菜不宜久燒長煮,容易破壞其營養成分且顏色變黃;薺菜有涼性,體質虛寒者禁食用。食用時最好別用蒜、姜、料酒來調味,保留薺菜本身的清香原味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