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6日,國慶小長假已接近尾聲,外出遊玩的人們這兩天也開始陸續返程。在這個年底前最重要的喜慶節日裡,人們談論最多的就是吃好喝好玩好,豬肉作為中國老百姓餐桌上重要的肉食品之一,最近價格有什麼變化?
近期豬價情況從豬價系統資料來看,今天全國外三元生豬價格繼續保持強勢上漲趨勢,除陝西、四川兩地下跌,青海、海南持平外,其餘省份豬價均全線“飄紅”,這也是自10月2日以來的四連漲。漲幅較高的地區有安徽、河南、遼寧等地,上漲幅度較昨日接近1元/公斤。
可以看出,近幾天豬價集體上漲,是對國慶前下跌的一次報復性反彈。9月下旬,為應對國慶黃金週的豬肉消費需求,國家向市場分三次,先後投放了30000噸儲備肉,另外還有4300噸牛羊肉。屠宰企業也在國慶前一週基本完成生豬收儲,養殖戶生豬拋售也相對進入緩和期。
然而,國慶假期豬肉市場的消費量實在是太大了,儲備肉投下去也僅僅是泛了個小浪花。從10月2日開始,憋屈了一個周的豬價開始抬頭上漲,相對於前期的“南漲北跌、小幅下跌”來說,這輪上漲幅度和上漲拉力非常強勁。究其原因,不是說我們今年太能吃肉了,而是市場太缺豬了。
豬肉供需矛盾突出去年全年中國豬肉產量5400多萬頓,而豬肉消費量是5500多萬噸,平均每天全國豬肉消費量是15萬噸左右,基本上每人每天吃2兩肉。這每天15萬噸豬肉是淡旺季的平均數,如果遇到重大節假日,每天的豬肉消費量至少在20萬噸以上。從這個數字來看,3萬噸儲備肉是遠遠不夠的。
也有人說,為什麼不大量增加進口肉。實際上,今年的豬肉進口量已經突破歷史新高量,9月23日,海關總署釋出資料顯示,今年前8個月的豬肉進口量已經達到116.4萬噸,接近去年全年的119.3萬噸。按這個趨勢下去,今年全年豬肉進口數量也就是200萬噸左右,遠遠不能滿足目前我們的豬肉消費缺口。受非洲豬瘟影響,目前的生豬存欄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進而影響到下游的豬肉消費市場缺口在800萬噸左右。而全球所有國家加起來的豬肉可供出口量也只有不到900萬噸,也就是說,把全球所有能出口的豬肉都進口過來,才能填補缺口。
但這顯然不現實。
一是目前對中國有豬肉出口資格的國家也就20多個,如果想獲得出口資格,必然要經過嚴格的稽核程式和較長的週期;
二是現在歐洲和東南亞很多國家都發生了豬瘟疫情,我們現在進口豬肉也非常謹慎,比現在年6月份,加拿大的豬肉就因為“瘦肉精”品質問題,被中國直接取消了出口資格,最近菲律賓發生豬瘟,中國同樣宣佈禁止直接或間接從菲律賓進口豬肉及其相關產品。因為帶病毒的豬肉如果不小心引進來,將會成為永久的隱患;
三是部分豬肉出口國近期漲價,比如巴西已經將豬肉出口價從1886美元/噸調高至2179美元/噸。
後期的豬價走勢“凍不住的豬價,擋不住的消費”,從這幾天的豬價強勢上漲情況來看,儲備肉、進口肉,這些冷凍肉的大量投放,顯然滿足不了國慶假期巨大的市場消費需求。
作為養豬戶來說,非洲豬瘟疫情目前沒有再大面積蔓延,相比前半年的恐慌性拋售,現在手裡有豬的大多壓欄惜售,300斤以下出欄的都是膽小的,賣的早的也都後悔了。前段時間有人在網上晒了賣出成績單,48頭豬賣了26萬元,平均一頭豬的體重高達405斤,不得不佩服他的膽量。
生豬出欄
另外呢,很多人為了擴大產能,考慮市場上二元后備母豬價格過高和一豬難求的現實,將欄裡的三元商品豬直接“肥轉母”,只要能下仔,不管黑的、白的、花的,雙眼皮還是單眼皮,三元的還是二元的,直接拿來配種下仔用。
這也就導致市場上本來生豬數量就少,再加上養豬戶壓欄和“肥轉母”,屠宰企業收豬難度越來越大。為了搶佔市場份額,屠企不得不加價收豬。
在往年,豬價都有“逢節必跌”的說法,那是因為往年豬肉供需基本處於平衡狀態,節假日前一週左右,屠宰企業基本就完成了生豬收購,到了節假日,豬價自然回落。
而今年不同,從最近的市場行情就能看到,國慶節剛一過,豬肉供應缺口在巨大的節日消費面前越來越大,屠宰企業只能繼續加大收豬力度,價格也是出現新一輪四連漲。
豬販收豬
至於後期豬價走勢,上漲趨勢依然是主旋律,年底前北方地區天氣變冷,豬肉需求量會持續增加,再加上年底前很多地方要做臘肉,還有年底的春節這個最重要的節假日,豬肉需求都將會迎來新高。
預計10月份的生豬價大有衝擊16元/斤的勢頭,豬肉價大部分地區會在25元/斤左右,因為肉價過高必然引起消費牴觸情緒,進而倒逼豬價下跌。但起碼年底前,豬價不會有明顯大跌之勢,將維持小幅震盪繼續探頂。
作為消費者來說,豬價高了,可以少吃點豬肉,以前3天吃一斤,現在1周吃一斤,或者半個月吃一斤,實在不行就全民吃雞,也不是不可以。
-
1 #
-
2 #
可控,放心。白紙黑字,清清楚楚。
兩年內一直漲,因為豬需要樣兩年才能宰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