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以色列農業見聞 >>>

2019

以色列農業

Shocked the World

舉世矚目

農業人都了解,以色列是極度缺水國家,國土2/3是沙漠,年均降雨量僅200mm,年蒸發量2500mm,加利利湖是其境內唯一淡水湖且水位經常低於安全紅線,地下水多為鹹水,即使這樣以色列創造了世界舉世矚目的農業成果,不僅農業產量翻番,農業技術更是全球領先,是農產品出口大國,影響了全球農業發展。

以色列農業為什麼做得這麼好?我們來了解一下以色列的農業科學研究、科研組織,產業服務體系和生產形式等方面的情況,深切感受以色列的農業文化,從文章中找尋以色列農業發展之道。

以色列果業初印象

一、科學研究深入、廣泛且精細,保障有力

水資源短缺問題研究深入

以色列建國之初就該問題開始了深入研究,並取得豐碩成果。滴灌技術從20世紀60年代就已成型,並快速發展至智慧水利管理、水肥一體化系統,與單純的灌溉或施肥相比,水利用率提高6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50%以上;廢水回收利用研究20世紀70年代就已成熟並推廣,滴灌管道無處不見,農業用水利用率高達95%,城市生活廢水迴圈利用率高達85%;創新性的海水淡化技術45分鐘內就可把海水變成可飲用水。

隨處可見的滴管裝置

基礎專案研究廣泛且精細

①對作物營養生理的研究。水肥一體化是以色列農業現代化的核心技術,這項核心技術的關鍵環節已經由前期的裝置設計與生產轉變為作物需水需肥指標、時間節點等資料的採集。

吉拉特研究所田間栽培石榴需水需肥指標、時間節點試驗

②對土壤改良等技術的研究。自然種植地區受海水和地下鹹水的浸蝕土壤鹽鹼化現象嚴重,各種農業研究組織有專門研究人員圍繞克服土壤障礙開展相關試驗研究。目前,在容器+適宜栽培基質+相應營養液配方、利用作物根系周邊不同土壤孔隙度(毛細管)差異轉移鹽分、減少土壤地表徑流的處理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不同進展。

唯卡尼中心樹莓栽培試驗研究大棚

科研組織眾多,力量強大,保障有力

以色列每年大量經費投入農業科研,經費來源包括政府、私人基金、企業、社會捐贈等多種渠道。農業科研組織眾多,農業部下屬的農業研究組織是最重要的政府研究機構,下設6個研究中心、4個試驗站、1個農作物基因庫,僅農業科學家就有300餘名;還有大批高校、研究所、高科技公司從事與農業相關的研究。多數教育、研究機構對科研所需各類裝置、儀器等有專業化生產。

本古裡安大學沙漠校區一角(野羊任性溜達)

二、產業服務體系完善,技術轉移成熟有序

以色列農業技術研發推廣服務體系由科研機構、推廣機構和農戶(農業公司)三部分組成,其中推廣機構由分佈於各大農業主產區的8個農業實驗站組成,從事農技推廣的工作人員超過800人。推廣員們有相對固定的服務物件,定期走訪農場、果園,進行指導和示範,農民也可以隨時和他們聯絡。

推廣服務人員和研發機構聯絡緊密,及時獲取最新技術並傳授給農民,生產中發現的新問題也會及時聯絡相關科研機構,進行有針對性研究解決。農業技術研發與推廣服務運營費用大部分由政府資助,極少部分由相關企業或基金會資助。

METZER公司的自控滴灌系統(不同滴管應用試驗)

技術轉移途徑清晰,執行管理成熟有序。以色列科技成果轉化有成熟的管理執行機制。絕大多數大學均建有自己的技術轉移公司(technology transfer company,通稱TTC),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享有其所在大學全部職務發明的使用權,並承擔相應職責。研究成果商業化成功後,企業按約定的銷售提成比例向TTC撥付銷售收益,研究人員、大學、研發實驗室(或院系)和TTC分享這部分收益。

三、果品生產基本實現產業化和現代化

戈蘭梅隆基布茲蘋果採後處理

基布茲是以色列一種特有的傳統的集體社群,是農業生產的重要形式,農業產值佔全國農業產值的40%以上;具備規模化組織化的生產形式、成熟的管理執行機制及高素質的從業人員,95%以上的農民都受過農業高等教育。果園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園中採用水肥一體化設施、防雹遮陽安全防護設施,使用BioBee公司生產的資訊素、迷向絲、天敵等生物防治產品;有大型冷庫、採後處理工廠,每箱商品果均貼上品質追溯二維碼,以便政府檢測、消費者反饋,無論消費者是否投訴,只要檢測不合格,本批次產品均要按政府規定全部銷燬。

戈蘭梅隆基布茲蘋果採後處理

那麼,我們從中該借鑑什麼呢?

一、強化推廣與科研、生產間聯絡

要實現推廣與科研、生產之間有效銜接,提高科研的針對性和推廣效率方面,應在政策和資金、人力等方面予以支援,建立完善資訊渠道,使生產中出現的問題能夠及時反饋給科研機構並得到解決,科研部門最新的研究成果能最快得到推廣應用。

吉拉特研究所的柑橘園

二、強化關鍵技術研發,提高自主創新度

對影響果品產業持續發展的基礎性關鍵問題、長遠問題,要首重解決、精準解決。如土肥水問題,引進國外設施和技術基礎上,加緊研發自有技術及設施、適用肥料產品等;進行基礎性專項研究,為測土配方施肥、土壤品質提升等專案提供更有力的資料支撐。對不同地區不同條件下推廣時存在的適地性問題及可能的風險進行研究和預判,及時解決和防範。

三、深度探索提升果業生產組織化程度

針對當前小規模分散經營方式,鼓勵發展專業合作社、工商資本進入和土地流轉的同時,進一步探索適宜當地的果業生產組織形式;按照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要求,探索與農民、種植者實行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模式。

四、加快培養新型從業隊伍

當前普遍存在從業人員老化、技術素質偏低的問題,據調研,部分主產縣果園管理者中50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63%,其中60歲以上達50%。建議一方面藉助現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教育體系和專案,擴大教育範圍;另一方面,從體制、機制等方面進行研究和探索,鼓勵年輕人、高學歷者學習果業、投身果業,構建現代果業新一代從業主體。

後記丨

今後果業工作重點應是如何取長補短、揚長避短、防險挖潛和提質增效,在借鑑優秀模板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做好產業發展工作,希望全國果業能穩步向前、健康可持續發展、為農民的幸福產業提供助力。

最新評論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2019年10月第一週重點農產品價格變化 西瓜領漲、菠菜領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