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以來,全球糧食危機問題就日益突出,價格持續上漲,尤其是在2020年初春爆發的新冠疫情影響之下,全世界的糧食都在漲價。雖然我國有足夠的糧食儲備,供應10分充足,但是綜合多方面因素,糧食價格也有一定的上漲。在三大主糧中,水稻小麥的價格相對比較平穩,漲幅不是特別大,而不獨玉米的價格上漲的幅度最大。除了三大主糧之外,大豆的價格同樣長得比較高。
為何小麥水稻價格相對平穩,而玉米價格漲得這麼高呢?其實我們都知道,在三大主糧中,水稻和小麥的食用數量要比玉米多很多。根據相關的資料統計,目前單純以食用為主的玉米的消耗量不足總消耗量的5%。絕大多數玉米都用於飼料和工業酒精等製品。其中僅僅是提供給飼料製造所需要的玉米就佔到了50%以上。
大豆的情況有些類似,其主要用途一方面是工業使用,另外一方面是用來榨油和作為飼料。尤其是每年我國從國外進口大豆的數量接近9,000萬噸。平時我們都說國內的糧食供應比較穩定,但是每年還是要從國外進口1億多噸的糧食。乍一聽起來,這麼多糧食,確實很多。但把具體資料攤開來一看,你就會發現我們前面剛剛所講的大豆就佔了其中的8000~9,000萬噸。包括大米,玉米小麥在內的一些主要糧食,我國的自給自足率已經超過了95%以上,從國外進口的這些糧食主要是作為一種食品豐富程度的調劑,並不是因為國內糧食不夠採取進口。
但是之所以大量進口大豆,就是因為國內的產量不夠,但需求量巨大。目前我國大豆的主產區都在東北,雖然國家出臺了很多的政策,提供了很多優惠的補貼措施,鼓勵大家種植大豆,但是總體的產量仍然跟不上需求量。另外一方面國外大豆種植規模龐大,總體的價格相對較低。這也是很多用糧企業要大勢從國外進口大豆的原因所在。比如說美國和巴西,都是我們主要的大豆進口國。
但是自去年新冠疫情以來,國內國際環境都變得比較複雜,尤其是在國際上大部分國家的疫情防控做得並不是特別好的情況下,糧食的進口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不管是從美國,巴西,阿根廷,還是從烏克蘭進口的大豆玉米,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此時國內玉米大豆的消耗量仍然巨大,尤其是玉米,由於前期臨儲拍賣去庫存的動作,已經將國內的庫存玉米消耗一空,現在存在較大的缺口。根據相關預計目前我國今年的玉米庫存缺口,至少在2000~3,000萬噸。一方面是由於生豬規模不斷地擴大,導致用糧的需求大增。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國際糧價上漲導致的成本增長。同時由於這兩年玉米價格一直處於低部,所以很多農民減少了種植規模,再加上洪澇災害,致使部分種植玉米的地區受災造成減產。
在這種情況下,2020年玉米價格持續大漲,一年來的漲幅超過了40%,而到現在來計算的話,至少超過了50%以上。現在玉米的行情還在持續,大豆的情況也類似目前不管是期貨市場還是現貨市場,價格都比較高,未來還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在這種情況下,農民到底是種植大豆好還是種植玉米好,又或者是選擇其他的更有價值的糧食作物呢?
從今年的發展情況上來說,玉米的種植規模今年會進一步擴大,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畢竟現在玉米的需求巨大,缺口較大。如果從國外無法進口足夠多玉米的情況下,只能從自身或的種植規模來解決。再加上去年以來國內的玉米價格持續上漲,這也給很多種植戶帶來了很強的信心。畢竟能當玉米價格能夠長到1.4元以上,這跟去年初0.85元的價格相比,上漲太多,種植的收益將會大增。
在大豆種植方面,東北地區一直在鼓勵支援擴大大豆的種植規模。每年對大豆種植都有相應的補貼。按照今年農業生產種植的一些規劃來看,東北地區大豆種植規模可能還會進一步加大。在其他產區情況也差不多。對於農民來講,其實他們能夠選擇的餘地並不是特別大,當然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哪種糧食的價格高選擇中哪一種?從今年糧食價格全面普漲的行情來看,農民的種植收益可能比往年要好一點,但是如果出現了明顯行情不對稱或者是產量大量增加,最終可能價格又會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