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自從長江十年禁漁之後,江面上的漁船不見了,就連岸邊的釣魚人也少了很多。這對於長江中的原生魚類是一件大好事,但對於一些外來“入侵”生物而言,這樣的狀態就好比一下子開了一道閘口,讓原本就十分頑強的它們,氾濫的風險陡增。

​​​

​​​​

1、專家:小龍蝦一旦失控很可怕

比如,曾經風靡大江南北的小龍蝦,就引發了專家以及很多網民的擔憂。

特別是在“十年禁漁”之後,漁民都上岸了,那麼自然水域中的小龍蝦,種群數量會不會“失控”,網路上關於小龍蝦“氾濫論”的觀點,也逐步引起專家們的重視。

對此,江西科學院副院長李華棟表示,要加強對“小龍蝦”等入侵物種生態防控,尋找有效控制小龍蝦種群的方法,並且實行養殖准入制度,將距離長江重要水系較近的養殖區進行搬遷,以防止小龍蝦氾濫、失控。

​​​

​​​

小龍蝦作為一種甲殼綱、十足目、螯蝦科水生動物,食性非常複雜,不管是水草、藻類、水生昆蟲以及動物屍體等,都是它們的食物。一旦氾濫,會對引入地的水生植物、兩棲類、無脊椎動物的生存造成很大威脅。

加上它們有掘洞的習性,其洞穴深度甚至能達到1到2米,不但會對堤壩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脅,也給農田的水土保持、農作物的生長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

2、小龍蝦靠什麼立於不敗之地

為何一隻小小的龍蝦,會讓人如此頭疼,甚至連專家們也一籌莫展。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就是它們有驚人的繁殖能力。一隻成年小龍蝦的懷卵量在700枚左右,數量雖然不多,但其幼體成活率較高,一旦溫度適宜,可常年繁殖,速度倍增起來十分可怕。

​​​​

​​​​

第二,小龍蝦的適應能力極強,在各種惡劣環境下都可以生存,甚至不吃不喝數週都不會死亡。

第三,就是天敵較少,很少有動物會對它們造成致命威脅。當危險來臨時,它們會立即縮排深深的洞穴中,再加上其堅硬的甲殼,肉食動物們並不喜歡去吃它。

這些特點,讓小龍蝦立於不敗之地。譬如,在貴州的一些山區,當地農民對小龍蝦可謂是深惡痛絕,因為它們洞穴往往會打穿稻田的田埂,造成漏水,有時候這個洞剛剛封上,第二天它又會打一個新洞出來,讓農民疲於應對。

​​​​

​​​​

以至於,當地農民不得不使用殺蟲劑來消滅它們,但卻收效甚微,甚至是越捕越多。

3、雲南元陽曾飽受小龍蝦之害,每年花費百萬元捕殺

在雲南元陽縣,小龍蝦也給當地著名的梯田,帶來了巨大破壞。

​​​​

​​​​

這些被當地農民引入養殖的小龍蝦,在梯田中安家之後,隨意打洞,造成田埂漏水、乾涸,甚至梯田坍塌、絕產。最可怕的是,小龍蝦的出現,讓聞名中外的梯田景觀遭受了嚴重的破壞。

而這些景觀,則是當地賴以生存的文化遺產。為此,元陽縣每年不得不花費上百萬元,來清理這些小龍蝦。

​​​​

​​​​

當然,“治蝦”的代價就是農藥氾濫,對生態環境造成難以修補的損傷。

4、靠“吃”來解決小龍蝦氾濫的觀點純屬誤談

小龍蝦氾濫,為何不吃光它們?在吃貨面前,這樣的美味能夠氾濫起來?

甚至不少人對小龍蝦的“氾濫論”表示懷疑,既然小龍蝦數量這麼多,為何不抓光它們?

​​​​

​​​​

這談何容易!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區,要抓捕這些小龍蝦,單單是捕撈成本就讓人望而卻步,如果再加上運輸成本,算下來怎麼都是一筆虧本買賣。

而且野生的小龍蝦,由於缺乏人工投食,口感往往比較差,並沒有人願意收購。

因此,靠吃貨們來解決小龍蝦的泛濫問題,純屬誤談。就算吃貨們有這個心,但誰會願意跑到田間、小河,去費盡力氣捕撈這些小龍蝦呢?

5、吃不完,也殺不絕!這就是小龍蝦給大家出的一道難題

野外氾濫的小龍蝦,捕撈成本過高,和人工養殖的小龍蝦比起來,根本沒有人願意去捕撈,這也是導致它們氾濫,甚至失控的重要原因。

而且,小龍蝦的卵,孵化期可能長達四五個月,靠殺蟲劑也難以全面根除。

​​

​​

靠“吃”很難解決的問題,也許換一個思路,就會收到一些效果。比如放開垂釣,讓釣友們發揚釣技,去處理小龍蝦的問題,可能會事半功倍。

對於長江流域,十年禁漁之後,很多地方連垂釣也一起禁了,這恐怕會“利好”一些外來入侵生物,如小龍蝦、清道夫等物種。

筆者認為,要解決物種“氾濫”問題,保持生態平衡,還要有科學的措施和制度,否則只能是按下葫蘆浮起瓢,諸如“小龍蝦”之類的生態問題,可能會越來越多。

9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2021年玉米價格漲跌,都關係到農民的錢袋子的鼓癟,利弊分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