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魏瑋 崔琦
摘 要: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以批發市場為核心, 產地、集散地與銷地相銜接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體系。農產品產地“最先一公里”建設不足造成產地批發市場運營成本高, 流通效率較低等問題。本文以生鮮農產品流通為切入點, 分析“最先一公里”困境對當前流通領域造成的影響及主要特徵表現, 進一步分析出現這些特徵的原因, 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最佳化完善“最先一公里”困境的政策建議。
一、引言農產品批發市場是實施聯產承包責任制後, 解決農戶小規模經營與生產社會化矛盾的重大突破。隨著農產品開始商品化、專業化, 批發市場日益成為農產品集散的重要途徑 (葉興慶, 2000) 。上世紀90年代初, 為了進一步加強批發市場的市場化建設, 逐步建立現代交易制度, 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 使得我國逐步建立了以農產品批發市場為核心的農產品流通體系 (李澤華, 2002) , 這一體系的建立進一步提高了農產品交易市場的規範化、制度化與效率化 (莊晉財等, 2009) 。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 我國已初步形成專業性市場與綜合性市場相結合, 產地、集散地與銷地相銜接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體系 (農業部, 2015) 。
儘管批發市場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加強, 市場功能日益專業豐富, 但是產地市場依然存在運營成本較高, 流通效率不高等問題, 尤其在生鮮農產品流通方面尤為突出。農田到產地市場存在明顯“斷鏈”現象 (王志剛等, 2012) , 缺乏產地市場的“最先一公里”建設 (如從田間地頭到集散地缺乏恰當保鮮處理或是預冷處理;在運輸前缺乏有效的分級分類包裝, 運輸中磕碰增加等) , 這成為產地批發市場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統計, 我國生鮮農產品的預冷保鮮率僅為30%, 不足發達國家的一半 (約為80%) 。此外, 由於冷鏈物流相關設施建設相對薄弱, 瓜果等生鮮農產品主要以普通卡車運輸為主, 因此在整個農產品流通產業鏈條中, 即從田間到消費者餐桌上的農產品耗損率達到20%以上, 甚至超過30%。有效解決產地市場“最先一公里”困境對降低流通成本, 提高整個流通產業鏈條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基於此, 本文試圖梳理當前我國農產品產地市場“最先一公里”困境的主要特徵與產生的原因, 並進一步結合當前我國產地批發市場發展現狀與政策導向, 提出有效應對“最先一公里”困境對策建議。
二、“最先一公里”困境的特徵與原因“最先一公里”是指生鮮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產地市場成為商品的過程。農產品價格大起大落曾經是“最先一公里”的主要問題, 價格巨大波動給農戶、中間商及消費者都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張喜才和楊謙, 2012) 。之後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穩定農產品流通環節價格, 如開展農超對接, 農產品電子商務等, 減少流通環節;免除蔬菜批發與零售環節增值稅, 開通生鮮產品運輸綠色通道, 降低流通鏈條中關鍵節點營運成本等, 逐步建立更加有效且完整農產品供應鏈體系。
伴隨市場需求更加多元化與差異化, 在農產品市場化、規模化不斷提高的同時, “最先一公里”困境出現了新的特徵:
第一, 伴隨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對生鮮農產品的新鮮率訴求更為強烈, 而“最先一公里”農產品的保鮮處理不當, 降低了農產品流通中的保鮮率, 腐壞變質機率增加。
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產地基礎設施落後, 缺乏有效的預冷處理;製冷技術相對落後;冷庫建設不均衡, 重肉類冷庫建設, 輕果蔬冷庫建設;加之傳統物流運輸為主, 生鮮農產品耗損量巨大。生鮮農產品透過簡單的收集整理就直接進入運輸流通環節, 運往上一級的產地市場。簡單包裝造成農產品的磕碰與損失, 增加流通環節的成本, 同時無法從源頭上延長農產品的新鮮週期。農產品耗損成本的增加必然整個流通環節的運營成本, 降低流通效率, 最終增加消費者的購買成本。
第二, 生鮮農產品在離開產地時缺乏恰當的分級分類包裝, 加劇運輸過程中的損壞及產地批發市場的運營成本。農產品流通標準的制定能夠提高農產品的流通效率, 真正實現優質優價。
目前我國生鮮農產品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 影響農產品的流通效率。據不完全統計, 我國現行農產品標準有633項, 覆蓋種類全面, 涵蓋流通中各個環節 (張敏, 2015) 。但是這些標準存在一些問題, 如各類標準之間缺乏統一規劃, 指標交叉重複, 標準更新緩慢, 無法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等情況, 增加了農產品分等分級與包裝運輸的難度, 增加產地市場運營成本。產地市場為了減少運輸不當造成的磕碰, 增加包裝上的人力與物力投入。我國大部分批發市場透過收取固定攤位費獲得收益, 中間商在包裝或是運輸成本上的增加最終一定會轉移到消費者身上。
農產品流通標準制定不合理, 執行效果不理想, 一些在產地可以實現的分級分類、包裝等工作必須在產地批發市場完成, 增加在“最先一公里”中農產品的破損, 進一步加劇生鮮農產品的產後損失。目前我國流通體系中以營利性市場為主, 公益市場的建設不足 (徐柏園, 2011) 。同時增加產地批發市場的營運成本, 為了減少在未來流通環節中農產品的耗損成本, 產地批發市場必須增加人力與物力成本投入, 延長了農產品在產地批發市場的滯留時間, 市場利潤率及流通實效性大大降低。
三、產地批發市場“最先一公里”困境的應對策略1.規範農產品物流標準體系, 實現農業標準化生產, 提高流通效率, 增加農產品保鮮率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進入從量向質轉變的新階段, 農產品質量的提升在發展綠色農業、有機農業的同時, 透過規範的農業標準提升農業生產質量, 繼而實現農業生產結構的動態提升 (於冷, 2004) 。以優質化、多元化的市場需求為導向, 以我國的實際生產情況為基礎, 結合不同農產品保質期、外形尺寸、硬度、儲存需求等特點, 制定適應流通領域與市場需求的農產品流通標準體系, 倒逼農業實現標準化、標準化生產。根據不同的農產品特性制定針對性的內外部包裝、倉儲及運輸, 減少分揀經轉次數, 提高農產品的流通質量。
2.發揮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 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現代化水平, 建立現代農業生產經營體系鼓勵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大力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標準化生產是現代農業科技的體現, 可以率先實現科技成果轉化, 實現農業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種養、標準化控制、產業化經營, 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新型經營主體在產地按照相關標準與行業規範對農產品進行分等分級、預冷處理、包裝運輸, 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延長農產品的保鮮時間, 可以帶動當地農民就業, 實現三產融合發展。產地的產業化生產減少批發市場等流通節點的包裝成本, 在“最先一公里”延長農產品的新鮮度, 在流通最前端提高生鮮產品保鮮率。
在龍頭企業充分挖掘資源優勢與當地文化內涵, 建立良好的市場品牌與信譽, 進一步引導當地農產品實現統一標準、統一處理、統一包裝, 實現當地農業生產的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與市場化。
3.立足農產品流通實際需要, 加強冷鏈物流建設, 提高農產品保鮮率, 降低流通成本當前我國農產品物流存在“斷鏈”現象, 冷庫等基礎設施建設失衡。相比之下, 發達國家已經形成較為完整高效的冷鏈物流體系。目前我國農產品產地預冷與冷卻處理率較低, 大部分產地分揀及初加工都缺乏低溫製冷環境。在後續運輸過程中, 儘管我國冷庫數量初具規模, 但是存在不平衡發展, 如冷庫主要用於肉類儲存, 其他生鮮農產品型別的冷庫較少, 預冷保鮮率低, 預冷技術落後等。產地預冷與冷卻處理對於延長蔬菜瓜果等運輸壽命尤為重要。在產地市場或是農田市場加強預冷或是低溫製冷等基礎設施建設, 尤其是針對果蔬等易腐農產品的處理及冷庫建設, 提高整個流通環節的經濟效益。
作者簡介: 魏瑋, 北京商業管理幹部學院, 助理研究員, 博士;研究方向:農業經濟管理。; 崔琦,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 講師, 博士;研究方向:農業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