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為什麼村社內建合作金融如此重要呢?

今天第三講的內容是《村社內建合作金融是中國建立內迴圈的“核芯”》。

我2007年在日本《東洋經濟》雜誌上發表過一篇筆者認為寫過的最重要一篇名為《中國農民的自主性與中國的自主性》文章,在這篇文章的最後部分,我明確提出了“內迴圈”為主的重要性。我認為沒有內迴圈為主的國家,都叫“自我殖民化經濟體”,是會逐步喪失自主性的。

中國農村如果不建立起內建合作金融村社聯合社體系,中國農村農民的數百萬億價值的沉默資產資源就沒法自主啟用(市場化)。如果透過所謂的創新,讓數百萬億價值的農村資源資產的經營權流轉給資本家後、再讓資本家拿土地等經營權在全球化金融體系裡抵押融資,這就是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聯合起來的最後最大的一次盛宴了,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增長及財產權融資權(獲得可支配現金流)將被徹底的“薅”走——進一步填充外迴圈中國擴大內需和建立內迴圈就徹底無望了,農民的自主性和中國的自主性就會進一步喪失,奪取偉大斗爭勝利的希望就十分渺茫了。

中國要建立內迴圈,就必須學習日本,建立起相對獨立於全球化金融體系的農村農民土地金融體系——內迴圈金融服務體系。這個農村農民土地金融體系,我在2003年的一篇文章中是這樣設計的,透過財政部農金局(為國家土地銀行提供資本金,又向國家土地銀行借錢用於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使國家土地銀行(政策性銀行,出“種子資本金”孵化內建金融村社體系、又為村社內建金融閒置資金保值增值)向村社內建合作金融(為農民提供土地抵押貸款,就閒置資金上存國家土地銀行)可使農民及農業主體(用承包地等在內建金融抵押融資,也在內建金融合作社存款)。這個體系是封閉執行的,與全球化金融系統保持獨立性。不管全球金融體系如何風雲變幻、翻江倒海,服務三農和內迴圈的農村土地金融體系不受影響。

如何操作構建這套服務三農和農村土地的金融體系呢?

從操作層面上講,服務於三農和內迴圈的農村土地金融體系如何構建起來呢?我的設想是:

方案一

1、由央行增發專項基礎貨幣兩萬億元。

2、以這兩萬億專項基礎貨幣借給財政部(農金局)設立“中國農村土地銀行”,實行20年免息政策。

3、以縣市區為單位建立“內建合作金融村社聯合社體系”。每個村社以集體土地所有權作為抵押在“農村土地銀行”獲得100萬至300萬元的“種子資本金”(30年免息),村社以“種子資本金”孵化“內建合作金融——農民土地信用合作社”,農戶以承包地在農民信用合作社抵押獲得貸款。以縣市區形成聯合社體系,聯合社土地信用合作部的上級業務指導單位為縣市區農村土地銀行。

4、村社土地信用合作部的存餘資金,定向存入“中國農村土地銀行”,獲取穩定的利息收益。

5、中國農村土地銀行的存餘資金,定向借給財政部,由財政部用於三農事業發展。

6、授權“中國農村土地銀行”在各鄉鎮設立“農村產權交易所”,負責農村各種產權交易的監證、交割、過戶登記、發證等工作。

7、國家應支援多個農民集體經濟組織聯合起來,共同出地出資合作建設小鎮和產業園區等,以村社內建合作金融支撐小鎮集體所有制產權產品入市交易。

方案二

直接把1994年就已設立的“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改組為“中國農村土地銀行”。其它做法,同方案一。

我們鄉建院在過去十多年,和一百多個縣市區政府合作,在數百個村社建立了“內建金融合作社”,每年為村民提供承包地抵押貸款數億元,回收率99%。如果建立“中國農村土地銀行”可為村社內建合作金融提供一萬億以上的“種子資本金”,參考鄉建院十餘年的實踐,三年內就可以建立起全國性的以“中國農村土地銀行”為龍頭、以村社內建合作金融為根基的中國農村土地金融服務體系,可以把資金規模做到十萬億以上、甚至更多,可以活化農村數百萬億價值的沉默資源資產。

其實,這也是確保我國貨幣發行主權和金融安全——“貨幣換錨”的好辦法。

如果這個設想得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就會事半功倍,增加農民收入和可支配現金流就事半功倍,擴大內需和建立內迴圈就事半功倍……增加農民自主性和中國自主性就事半功倍,奪取偉大斗爭的決定性勝利就事半功倍!

以前我昌平這麼美美地想,就是做夢,做了小二十年的夢了。2021年中央一號檔案明確提出了“在合作社內部開展信用合作”的要求,為建立內迴圈的農村土地金融體系裝上了“核芯”。

5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60後、70後、80後的農民兄弟,將面臨怎樣的困難,如何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