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春分,是一年中第四個節氣。這時晝夜平分,即視太陽 在黃經上自0°至15°的一段時間,從每年3月20日(或21日)開始至4月4日(或5日)結束,2021年的春分就是今天(3月20日)。春分時節,是各種春種作物播種、種植的大忙季節,可謂“春‘分’得意, 農事繁忙”。但天氣變化較大,區域性地區常出現大風、沙塵等災害天氣。我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是說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併發出閃電。

  春分,也預示著春暖花開的日子到了,也是一年春季的正式開始,更是播種幸福的好日子。在春分這個節氣,陰陽均衡是很重要的的,這一年,我們從立春開始播種希望,雨水學習愛的藝術,驚蟄努力成長,那麼春分就是要讓我們學會平衡,在身體上是中醫講究的是陰陽平衡,在心理上我們講究心理平衡,在家庭當中講究夫妻和諧,在社會上講究人際關係和諧。因此,春分也是我們一年建立幸福的開始。

春分時節,我們要開始播撒幸福的種子。那麼什麼是幸福呢?怎麼做才能獲得幸福呢?有人說幸福就是快樂,就是積極的心理體驗,那麼光有積極的心理體驗,光有快樂是不夠的,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做很多事情都會體驗到快樂,但是快樂過後,我們依然會覺得很空虛,比如紙醉金迷、燈紅酒綠,我們體驗著夜生活卻無法感受到幸福的滋味,只能體會到短暫的快感,然而快感並不等於幸福。

那麼,幸福是什麼呢?幸福是指一個人的需求得到滿足而產生喜悅快樂與穩定的心理狀態。幸福,是在一定溫飽和安全條件基礎上,在社會生態環境下,擁有能產生幸福感的要素、機制、動力的生活和生活狀態。因此,幸福是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對生活的滿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並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久遠的愉快心情。幸福是人的精神(意識)對自我進行覺知時的滿意狀態。

《論語》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是孔子的幸福觀,這是建立在學習的基礎上,學習並經常的去實踐才是幸福的開始,那麼結合我們驚蟄的學習與成長就是這裡的學習加實踐,這個是幸福的第一個層次。然後呢,我們需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孔子講有朋自遠方來就是積極的人際關係的建立,然後人不知而不慍,這個是人的修養。學習、實踐,良好的人際關係,良好的修養,這三點我們做到的話,是可以達到一種幸福的境界的。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一樂乃“父母俱存,兄弟無故”,是“天倫之樂”;二樂是“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是修養之樂;三樂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職業之樂。這個是孟子的幸福觀,第一個是家庭關係,也是關係的一種,也可以說是積極的關係吧。第二個呢是修養之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就是做到本我、自我、超我的平衡,可以說做到孟子的這一點就是心理平衡,也是一種道德修養。也可以理解為內在與外在的和諧統一,在人本主義當中講這是真實一致性。第三個呢,“得天下英才而教之”這個是孟子的職業之樂,也是孟子的理想,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建立自己的理想,在馬斯洛的層次學說中這一點屬於最高階的需求----自我實現。孟子的思想在我們今天也是很有建設性的,也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幸福等於什麼?幸福=積極的心理體驗+全心投入獲得的福流+積極的意義+積極的關係+成就。這就是幸福在積極心理學上的概念。建立幸福,我們首先需要了解自己,我們可以看到從立春到春分,我們都是在不斷的瞭解自己,無論做什麼,很多的事情也都是從瞭解自己開始。

  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價值觀,以此來看哪些事情對我們是有意義的,而且還能帶給我們快樂,又值得我們全身心的去投入的,這個才是幸福的開始。然後也要了解自己的美德和優勢品質,並且在我們做那些對我們有意義的事情中積極的運用,全心的投入,這個就是幸福的體驗。在做的過程中與其他人合作,建立良好的關係,做到合作,發展,共贏。並且我們能夠獲得一定的成就感。那麼我們就會獲得幸福。  

對於孔子,學習很快樂也很意義的,而且人際關係也是必要的;對於孟子來說家庭關係是首要的,建立積極的關係,然後是做到內心的和諧,這個也可以是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而孟子的理想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就是說培養人才對於孟子來說是很有價值也有意義的,所以我們也是可以結合傳統文化中觀點來研究幸福。

11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好訊息!玉米行情逆轉,華北全線反彈,何時能再突破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