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13點07分,袁隆平老爺子在湖南長沙辭世,知曉者皆悲。
從1964年開始,就是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那年,這年袁老爺子開始研究雜交水稻,一直到2020年實現了全年畝產稻穀1570.36公斤。啥意思呢,就是一畝水稻田,一年收割兩次,可以收割1570.36公斤,合計超過3140斤。
筆者在網上看到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閔宗殿先生髮表論文《宋明清時期太湖地區水稻畝產量的探討》,論文中閔先生推算出了唐、宋、明、清四個朝代太湖流域的平均畝產:唐朝畝產138公斤;宋朝畝產225公斤;明朝畝產333公斤;清朝畝產278公斤。也就是富庶的太湖流域明清時候水稻也就5-600斤每年每畝。新中國成立後,因為化肥的廣泛應用和國家加大了對農業的投入,我國的水稻的高產區域產量大概在700-1000斤/畝,某些地方和年份甚至更加低。
正因為主糧的產量低,加上人口眾多,因此直到上世紀90年,美國人布朗公開質疑:“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遺憾的是打臉太快,在袁老爺子帶領下我國多個糧食研究團隊不斷地研發出新,我國的糧食也是連年增產。進入21世紀後,“捱餓”這詞幾乎消失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網路上更是多了“都是袁隆平才讓大家吃飽了上網找事兒”之類的段子。
遺憾的是今天之後,袁老爺子再也不會回覆網友們的友善調侃了。
袁隆平老爺子公開說過,自己有兩個夢:禾下乘涼夢和雜交稻全球種。禾下乘涼夢早已實現,而雜交水稻現在東南亞的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美洲的美國、巴西、馬達加斯加等國大面積種植,年種植面積達800萬公頃,隨著時間的推移這800萬公頃會越來越大。
袁隆平1981年獲得國家發明特等獎,2001年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4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018年獲“改革先鋒”稱號,2019年被授予“共和國勳章”。他還相繼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等二十餘項國內國際大獎。
獎項很多,不過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在1952年賀龍元帥主持西南地區運動會,袁隆平以川東隊第一名參加游泳,結果到成都後,“自由散漫”的袁隆平被成都小吃征服,結果吃壞肚子影響了發揮,得了第四名。
“愛好——自由;特長——散漫。”這是大學畢業時,同學們給袁隆平的評價。其實袁老爺子在多次採訪中也提到過自己的“自由散漫”,例如小時候自己逃學游泳,試圖拉著弟弟一起好減輕“罪過”,結果迎來的是父親的“罪加一等”。筆者“腦補”了老爺子面對採訪時候說自己的童年趣事,果真是個有趣的人。
袁老爺子雖然大學學的是農學,如果不做農業,最大的可能是去當了空軍,因為當年他已經入選入了空軍預備班,甚至戴了大紅花開了歡送會,結果去空軍學校的頭天晚上接到通知,說國家要開始十年大建設,更需要大學生,一群大學生兵被退了回來。用袁老爺子自己的話來說:“好險!搞雜交水稻的袁隆平又差點沒了!”
再見,有趣的袁老爺子;
再見,國之重器袁隆平。
再以網友身份說一句:都是袁隆平讓大家吃飽了撐的,來網上唸叨袁老爺子。不過老爺子再也不會迴應了。
#袁隆平#
#袁隆平逝世 享年9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