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道(吳蜀豐特約撰稿 張德斌)立體生態農業是指利用生物間的相互關係,興利避害,為了充分利用空間把不同生物種群組合起來,多物種共存、多層次配置、多級物質能量迴圈利用的立體種植、立體養殖或立體種養的農業經營模式立體農業最早產生於農作物的間作套種。
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長期生產實踐中形成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農業,利用江河低窪地挖塘培基,水塘養魚,基面栽桑、植蔗、種植瓜果蔬菜或飼草,形成“桑基魚塘”、“蔗基魚塘”或“果基魚塘”等種植和養殖結合的生態農業系統,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立體農業。但對中國立體農業的研究僅10多年曆史,其理論還處於探索階段。在其他國家,如坦尚尼亞、斯里蘭卡等也常見立體種植,美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等正在興起與中國立體農業相類似的混合種植、多層利用和農林牧漁結合的種植、養殖業。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發展了,整個國民經濟才能健康穩定地發展。要發展農業,就必須對當前農村的各種產業結構進行適當調整,以便更好更充分合理地利用當地自然資源與社會資源,緊跟市場需求變化,因地制宜地逐步提高產業化水平,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還要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也就是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核心,以科技為手段,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以“龍頭”企業為紐帶,透過社會化服務,專業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將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後等諸環節聯為一體;實行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形成相互促進和利益互補機制,實現資源最最佳化配置的現代農業經營模式。
由於我國的耕地資源非常短缺,正在用全球7%的耕地供養22%的人口,創造了一個令世界震驚的奇蹟。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不斷地推進,我國的耕地總面積也在不斷地減少,我國的農業生產正在承受著越來越沉重的壓力。面臨如此嚴峻的形勢,走生態農業路線,是一個可行的路線,新的農業技術與農業模式也隨之誕生,如無土栽培、魚菜共生、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等等。
城市立體生態農業大廈選址落地可在城鄉結合部或城市中,既方便市民採購和消費,又降低成本和減少損失,且提高綜合效益。總投資額預算控制在2個億人民幣之內,資金來源自籌和眾籌或得到各級政府的支援和慈善基金會的資助,也得到國際組織的援助/風投基金和上市公司的合作參與開發建設。投資收益每年可創造經濟價值達2個億,年獲淨利達到5000萬元以上,創造就業崗位達500多個,可以滿足5萬人全年的的糧食(農副產品和食品)的消費需求。這棟摩天大廈將成為城市地標建築,佔地面積約1.3公頃,是一個直徑130米高200多米(按黃金分割比例設計)樓層70多層的圓柱形建築物,其中地下兩層是汙水處理設施和沼氣發電機組及監控系統工程,地面上一層是營業大廳(農副產品交易中心)丶二層是辦公室和實驗室及監控室、三層至五十層是工廠化農作物生長基地(每層樓再架設無土栽培五層,總計種植面積擴大到佔地面積約200倍以上)全年365天不受自然條件影響(旱災丶澇災丶蟲害等)可持續性生產加工農副產品,實現現代化農業科技生態環境建設和提供有機食⋯⋯
此專案在中國尚屬首個案例,沒有參照物可比。國際上有十幾個垂直農場模式可以借鑑的,但是沒有中國特色。總而言之,開發城市立體生態農業,發揮其獨特作用,可以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熱量等自然資源的潛力,提高土地利用率,緩解人地矛盾,緩解糧食與經濟作物、蔬菜、花卉、果樹、飼料等相互爭地的矛盾,提高資源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和時間,透過間作、套作、混作、氣霧栽培技術和水耕法技術等立體種養、混養籌立體模式,以點帶面推廣應用,較大幅度提高單位面積的物質產量,從而緩解食物供需矛盾;同時,堅持環境與發展雙贏,建立經濟與環境的融合體。